【一周重點】MSCI調整生效 台積電遭空襲 電腦展前主流AI股走弱 指數回測月線

【一周重點】05/27~05/31台股重點回顧

美國總經數據部分,第1季的GDP年化後季減1.3%,低於初值,PCE物價指數也低於預期,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比預期高,4月成屋銷售指數創4年低點,均有利於降息預期。美國政府目前正放慢晶片製造商像是Nvidia和AMD出口至中東地區的審核,用途在確保美國自身的技術生態系統。

美股財報周部分,主要聚焦在Dell和HP身上,Dell由於市場共識抓的相對高,使得出來的結果不如市場預期的數字,導致大跌,然而,伺服器收入成長42%,AI伺服器季度訂單26億美元,累計訂單38億美元,對比上個季度的29億美元高;公司獲得CoreWeave、Tesla、ServiceNow等客戶,加深了與英偉達合作,B系列伺服器將於2024年內出貨。

HP部分,業績表現優於預期,PC銷售為兩年來首次實現成長,這也是市場期待的訊號,2024年隨著新架構的推出,下半年微軟+Copilot相關的產品將佔總銷量的10%,2025-26年將提升至50%,樂觀看AI PC的發展性。

台股部分,高檔震盪,小作文股票為盤面熱點,神盾集團的股票漲勢兇猛,部分資金亦有往營建族群移動;主流的AI族群,走勢疲弱,呈現回檔,像是吉茂、緯穎,目前指數高檔下,很多主流個股評價偏貴,市場追價意願不高,惟鴻海集團因為股東會行情,表現相對較佳。

  • 股東會旺季來臨,針對AI需求熱絡,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受訪者表示AI伺服器營收有望破兆,而集團營收明年也有機會破7兆。電子五哥之一的仁寶(2324)也啟動交棒,許勝雄卸任董事長,由副董事長陳瑞聰接任。

  •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啟動換股,00919的30檔成分股更換13檔,新增長榮航、世界、至上、國產、京城銀、創見等;00940的40檔成分股更換18檔,新增統一、正新、中華、遠傳、中華電、長榮航、慧洋-KY、玉山金等。

  •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6月4日登場,包含輝達、超微、英特爾、安謀等國際大廠CEO將親自來台與會,陣容強大。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更搶先來台宴請供應鏈,廣達、鴻海、華碩、和碩、緯創、英業達等公司高層都是座上賓。

  • 美國富比士雜誌公布台灣50大富豪榜,廣達創辦人林百里躍居首富,身價117億美元;富邦蔡明忠、蔡明興兄弟居次,身價107美元;郭台銘身價104億美元居第三。

  • 大陸無預警宣布台灣潤滑油基礎油等134項產品,自06/15起中止適用ECFA優惠稅率,改依現行規定執行。

  • 主計處公布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為6.56%,同時上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3.94%,較2月預測值3.43%增加0.51個百分點,CPI則為2.07%。國發會公布4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較前一個月增加4分,燈號轉為黃紅燈,為2年來首見。

  • AI熱潮推升機器人概念股,所羅門(2359)高檔震盪,穎漢(4562)、羅昇(8374)持續大漲36%、60%,5月漲幅名列前茅。

  • 紅海危機持續延燒,散裝航運股接棒貨櫃三雄,新興(2605)、四維航(5608)本周皆有兩位數漲幅,中櫃(2613)更大漲27%。

  • 營建股漲勢再起,基泰(2538)、聯上發(2537)、京城(2524)、愛山林(2540)等皆有13%以上漲幅。

  • 加權指數周五在MSCI調整生效,尾盤遭摜壓,指數連3天收黑,全周共下跌1.81%,收21174.22點,終止周線連紅;櫃買指數則上漲1.27%,收257.84點。外資台指期空單增為14059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至32.420元。

  • 三大法人同步賣超,其中外資賣超金額高達1030.53億元,賣壓集中在台積電(2330)、鴻海(2317),兩檔股價回落月線;投信賣超17.3億元,自營商賣超70.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