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M傳教士】品質成本的觀念可以避免大直工地工安事故的發生嗎?

品質成本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品質需求所花費的所有成本,若控管不當將嚴重侵蝕企業長期利益。企業經營者如果能有品質成本的觀念,就不會為了眼前的小利益而讓公司承擔巨大損失的風險。

品質成本的觀念讓經營者理解到企業競爭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計畫,計畫中的各項成本可以透過品質成本的理論來顯現其因果關係,彌補了目前財務報表的弱點,凸顯經營者深謀遠慮的能力。

事故不是不能避免,而是沒發現足夠利益來驅動應有的作為

媒體報導台北大直某工地因為營造廠施工不慎,造成鄰宅損壞並坍塌的事故,再度顯示了施工過程中落實品質管控的重要性。根據工程顧問公司的監測報告,在坍塌前 44 天的結論及說明一欄中已明確指出,「部分監測儀器的數據已超出警戒值」,但工地沒有因應示警做出積極作為,照常大規模開挖,終於釀成這起重大工安事故。

看著電視中建設公司董事長向大眾道歉的畫面,我不禁想建設公司和社會大眾是否想過造成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有些人聚焦在營造廠商有沒有足夠經驗和技術做好連續壁的施工,有些人則關注相關工程人員及建築師為何沒有發揮監督的作用,我是好奇工地工程人員和主管看到監測數據超出警戒值的報告時,他們心裡是什麼樣的想法?高層主管知道公司即將付出巨額賠償時,會不會後悔哪些事?

中央社
中央社

我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前些日子,我遇到一個現場員工、監督人員甚至施工廠商都知道工地作業有問題,卻都集體裝作沒看見的情況。雖然施工規模比不上台北大直工地,但是如果發生不良影響,也是高層主管需要出來道歉,表示遺憾的情景。

廣告

那天清晨我媽媽身體不舒服送急診,在急診觀察室等候住院安排時,我發現護理站一旁有個用欄杆和警示帶圍起來,標示施工危險請勿進入的施工區域。因為還沒到日間上班時間,這個區域靜悄悄的並沒有引起人太大注意,但是當工人開始工作後,敲擊、切割建材的聲音,讓人無法不去注意施工區的存在,以及施工過程中四散飄落的粉塵。

我向護理人員建議這樣的施工作業需要改善,要做好粉塵隔離措施或是將病床轉移到其他區域,而不是只安排清潔人員頻繁的擦拭地板,因為受影響的還有病人,甚至在換藥車不銹鋼檯面上也可以看到粉塵的痕跡。

護理師無奈地回應,她們也覺得這些粉塵對病患不好,但應該不會致病,只是急診室環境清潔不合格的問題;護理站曾向施工廠商反映,廠商表示這已經是預算內最好的施工方式,而負責發包和監督工程的總務人員請護理人員們忍耐幾天,並幫忙安撫病患的抱怨。

我聽到這樣的回答,突然對這家醫院員工的品質觀念和品質管理系統產生不信任感,他們對於明顯可以看到的問題,都可以從寬認定當成沒問題,那在醫療和護理過程中,會不會也是這種心態?

雖然這兩個例子都是由承攬商負責工地施工,乍看是承攬商沒有做好品質管理工作,法律上甚至由承攬商承擔過錯,但是從客戶或外界民眾的眼中,發包工程的建設公司和醫院有選擇承攬商和監督施工品質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