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太空中心徵才300人、薪資也提升!「火箭阿伯」吳宗信:我們生活品質相當正常

國家太空中心(TASA)6日舉行揭牌典禮,有「火箭阿伯」之稱的主任吳宗信表示,太空中心過去30年來一步一腳印,未來3年內要擴充300人,歡迎各領域人才一起加入,學歷背景不需要航太系相關,包括機械、數學、電機、電子、土木材料等都需要,專長來源更廣,且薪資比過去「一定程度提升」,「我們這邊生活品質,還算相當正常,目前湧進來的履歷也超乎以往5、6倍。」

有「火箭阿伯」之稱的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圖/記者楊絡懸攝
有「火箭阿伯」之稱的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圖/記者楊絡懸攝 (楊絡懸)

吳宗信細數30年來台灣太空建構的進展,包括台灣唯一合乎標準的衛星整側廠房,衛星全部都要進行環境測試,模擬火箭發射震動、噪音、太空真空、陽光照射的冷熱環境;衛星操控中心的同仁一行行寫下程式碼;影像處理中心將數位資料經過一連串的數學運算,讓民眾看到高解析度的圖資。

「台灣太空技術的自主性,正在一步一腳印走下去。」吳宗信說,第二枚自製衛星「獵風者」預計今年升空,後續還有「福衛八號」系列衛星、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以及B5G低軌通訊衛星計畫正在進行中;除了衛星,小型衛星載具計畫也將啟動,透過高頻率取得元件與技術的飛行履歷,推進太空科技與產業進步。

值得一提的是,「福衛八號」是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解析度是從600公里高空往下看,可以觀看地面1公尺,經過處理可細到70公分,監控重要的運輸卡車、設施等國安方面,未來總計有8顆衛星。

另外,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啟動星鏈計畫(Starlink)預計發射1萬2,000顆低軌衛星群,台灣的B5G低軌通訊衛星計畫也預定在2026年前發射6顆,除了進一步擁抱台灣產業、與網通業合作,規格上也可和國際平起平坐,相信台灣通訊韌性一定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廣告

國家太空中心業務範圍包含進行太空科技研發、促進太空科技的國際合作及交流、推動太空產業發展、進行太空法制研究、培育太空科技人才及辦理國家發射場域選址,相關任務正在進行中。

吳宗信說,產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太空中心與大學端有非常緊密的合作,在教育部的主導下,將成立「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培養基礎太空人才;另一方面,太空中心的太空學苑也跟經濟部工業局及中小企業處合作,加速升級太空產業需要的即戰力。

總統蔡英文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揭牌儀式。圖中包括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新竹市長高虹安、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立法委員蘇巧慧、伍麗華、林奕華及邱臣遠等均出席。圖/記者楊絡懸攝
總統蔡英文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揭牌儀式。圖中包括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新竹市長高虹安、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立法委員蘇巧慧、伍麗華、林奕華及邱臣遠等均出席。圖/記者楊絡懸攝 (楊絡懸)

《太空發展法》於2022年1月20日施行,依法為順利推動各項專業太空活動與業務,需成立專責法人,因此國科會規劃將國家太空中心改制為直接隸屬於國科會的行政法人。《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於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國家太空中心成為國科會轄下第4個法人機構。

改制後在名稱上,「國家太空中心」中文名稱不變,英文由「NSPO」(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改為「TASA」(Taiwan Space Agency),除了提高縮寫可讀性,增加「台灣」名稱也提升於國際間識別度。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也強調,台灣的太空產業雖然在這2、3年急起直追,但全世界太空產業真正進入商業範疇,也是近3、4年的事情,「台灣沒有落後,台灣有堅實的ICT實力與相關技術,絕對能在國際扮演關鍵角色。」

(審核:呂俊儀)

延伸閱讀

蔡英文:「10年投入251億元」打造太空國家隊!獵風者衛星下半年升空

國科會啟動Taiwan S&T Hub平台!與史丹佛大學「強化整合台美科研交流」

國家太空中心改名TASA!釋出第二波職缺搶工程師、法政商管人才「起薪比去年更好」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楊絡懸:專訪過台積電董娘張淑芬的藝術公益、側寫過英國前首相梅伊的政經脈動。相信不論是企業大老闆、小人物或社會角落,都有值得被記錄的故事,期盼透過深度和廣度的觀察力,帶來最宏觀的專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