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數據顯示,美元Q3全球官方儲備占比降至近30年最低水準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最新數據顯示,美元在全球央行外匯存底的占比已降至近30年來的最低水準。IMF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7月至9月)期間,美元在全球官方儲備占比下降0.85%至57.4%,為1995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去年同期占比為59.2%,這意味美元主導地位逐漸示微。
今年第二季期間,IMF在其官方網站指出,美元占比下跌源於全球各國努力實現儲備貨幣的多元化,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第三季期間,歐元市占率躍升至20.02%,第二季市占率為19.75%。過去六季,日圓在全球央行外匯存底的比重大幅上升,第三季達到5.82%。此外,人民幣第三季占比升至2.17%。
IMF指出,儘管美元占比存在持續下跌趨勢,但到目前為止,美元仍然是最重要的儲備貨幣,歐元則穩居第二。
近年來,由於美國債務飆升,美政府針對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競爭對手持續制裁,導緻美元長期以來作為世界主導貨幣的地位受到威脅。
作為俄烏衝突升級後制裁俄羅斯的一部分,美國將俄羅斯踢出SWIFT系統,隨後禁止向俄羅斯出口美元鈔票,並帶頭凍結俄羅斯在海外的資產。
俄羅斯國會主席沃洛金表示,美國政府將美元作為一種政治操縱工具,對俄羅斯實施一系列「非法」制裁,徹底破壞人們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信任。「制裁並未為美國帶來預期的結果。在貿易中使用本國貨幣而不是美元的全球趨勢已經得到加強,許多其他國家,尤其是金磚國家成員國,正在尋找美元的替代品,因為不想成為美國政治的『人質』。」
與此同時,制裁也迫使俄羅斯去美元化。根據第三季的數據,俄羅斯以及其他金磚國家之間本國貨幣結算比例已達65%。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10月於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上發表講話時警告,美國通過制裁和拒絕其他國家進入西方金融體系,從而將美元武器化,這是一個「大錯誤」,因為這將迫使這些國家「尋找其他的選擇,而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瑞銀分析師在12月報告中寫道:「目前美元仍然主導著金融市場和國際貿易,從歷史上看,世界主導貨幣的變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