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智慧座艙商機大,IC設計搶攻市場

MoneyDJ新聞 2023-07-10 09:10:29 記者 趙慶翔 報導

隨著智慧車、電動車發展趨勢,傳統車逐步導入車聯網、AI科技等打造智慧座艙,駕駛和車的互動從按鍵轉向觸控螢幕,當中不僅是面板數量增加,車內的連網能力也更為重要。

多著重於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台灣IC設計廠,積極搶攻車用商機,針對智能座艙應用,包含聯發科(2454)、瑞昱(2379)、凌陽(2401)之外,驅動IC廠商也可望受惠,像是聯詠(3034)、天鈺(4961)、瑞鼎(3592)、奇景光電(HIMX-US)、矽創(8016)、敦泰(3545)等。

聯發科積極布局車用產品,包含智能座艙、車聯網、智能駕駛、關鍵元件等,且特別針對車用座艙區域整合技術發展,從高效能的平台切入車用市場,像是將胎壓偵測等先在區域上整合彙整,再傳到中心平台運算,提升車用平台的功能性與安全性,能夠有效的偵測車子狀況。

聯發科先前更攜手與輝達(NVIDIA)共同打造Dimensity Auto平台,將採用3奈米製程,在2024年推出樣品,2025、2026年進入量產。

公司透露,目前為止智能座艙的出貨量已累計超過1500萬顆,將推出智能座艙旗艦級3奈米製程的先進製程產品,快速布局新的成長引擎。

另外,就聯網技術上來說,聯發科5G通訊技術延伸的車聯網產品,瑞昱也以乙太網路晶片延伸到車用領域,並覆蓋歐、美、韓、中、日等主要汽車製造商跟客戶,也合作相當緊密。

廣告

凌陽也從2016年開始與日本系統廠合作後裝市場的資訊娛樂系統,一路打到ADAS前裝市場產品,包含環景偵測、盲點偵測等。針對智能座艙產品,凌陽也推出新品,並以整合型為主,採22nm製程,導入中國、日系車廠,逐步進入試產階段。

另一重要的發展是在車內面板數量的提升,且尺寸也逐步放大,從10-12吋放大到14-16吋,解析度也從FHD升級到4K、8K,使用的數量也包含中控、副控、後座,業內分析,目前平均每台車有兩片面板以上的搭載率,到2025年就會達到3片以上。

面板高亮度、高對比的需求也提升,目前MiniLED 、AMOLED的導入與滲透率也越來越高,當中採用的驅動IC、TDDI的需求也將採更高效能的方案。從IC設計廠的角度來說,車用TDDI與一般手機TDDI的價格差距有1.5-2倍,因此對於驅動IC廠商來說,車用產品一直是持續布局的應用領域。

而車用TDDI與平板電腦的技術類似,進一步改良與優化之後,透過面板廠、車廠的認證,來出貨到前裝車的當中。以台灣驅動IC廠來看,車用營收佔比普遍落在1成以下,包含聯詠、敦泰、矽創、天鈺、瑞鼎等都持續布局車用產品,有望逐步分散應用、增加中長期營運動能。

當中奇景光電車用領域則是佔比最大的,佔整體營收超過3成,市場也看好,未來車用 TDDI成長潛力,目前已成功導入約300個車用TDDI方案,領先同業,隨著導入的方案逐步放量,將是未來幾年成長動能。

(圖片來源: 資料庫)

延伸閱讀:

聯發科推新款天璣6000,終端產品Q3上市

聚積拚下半年旺季回溫,車用產品穩健成長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