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股殺很大 外資不離不棄

AI指標股跌逾雙位數後,外資開始出現護航聲。  圖/本報資料照片
AI指標股跌逾雙位數後,外資開始出現護航聲。 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股持續面臨「萬六」大關保衛戰,與行情高度相關的AI族群10月下旬亦加速趕底,指標股回檔幅度幾乎都在雙位數、甚至重挫逾三成,「到底跌完了沒?」引起市場激烈討論。外資研究機構看AI基本面仍佳,對指標股不離不棄,期望扭轉資金調節頹勢。

由輝達自第二季中掀起的AI旋風帶領,加權指數波段高點出現在7月31日,盤中來到17,463點高位,但此後受到美國對AI出貨禁令,以及美債殖利率飆升的總體經濟疑慮影響,漲多的AI概念股反而劇烈回檔,人氣指標如英業達、緯創、建準、光寶科等,重挫幅度甚至在三成以上。

根據統計,台股自7月31日高點以來至最低15,975點的回檔幅度8.5%,同期間AI指標股淪為重災區,除上述的緯創、英業達、建準、光寶科,還有技嘉、廣達、台達電、緯穎、台光電、鴻海、勤誠,跌幅都比大盤慘重。

且這11檔個股無一例外,自7月底以來全部遭三大法人調節,以鴻海遭賣超近29萬張最多。法人說明,考量國際局勢不穩定、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揮之不去,不少AI股不只被外資大量賣超,最近也遇到內資籌碼鬆動干擾,是相對不利因素。

但值得留意的是,隨AI股股價猛烈回檔、幅度超越雙位數後,內外資研究機構近期開始接連出面護航指標股與人氣股。像是瑞銀證券升評高價指標股緯穎、調升廣達推測合理股價,美銀證券初評緯創「買進」,以及凱基投顧、里昂、滙豐、野村證券等在台光電財報公布後,聯袂調升股價預期,光寶科則獲野村、美銀、中信投顧等重申看多立場,顯示多頭派法人對AI指標股的青睞程度絲毫未減。

廣告

中信投顧針對光寶科指出,觀察到從年報公布到最新ETF持股揭露時間的9月底,光寶科的第一大股東、元大高股息減碼持股34%,但第五大股東國泰永續高股息則增持15%,研判因光寶科的股價修正幅度顯著,評價面較低,因此,有逢低加碼買盤,也意味高股息ETF對光寶科的賣壓可能已經達到轉折點,股價具反轉向上潛力。

緯創近期股價破底壓力未除,但外資熱情不止,摩根士丹利證券看好在強大需求帶動下,AI伺服器占緯創營收比重將從2022年的1.5%,數倍翻揚至2025年的10%。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聯茂需求喊燒 2022季季旺
台積赴日設廠拍板 化工股沾光
千金股年底競速 大立光王者回歸 掀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