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強襲 未來怎樣不失業?麥肯錫:具備「這兩項」技能最吃香

科技狂人馬斯克曾預言 AI 最終將取代所有工作,知名顧問機構麥肯錫上月出具的研究報告《工作新未來:在歐洲及其他地區部署人工智慧和提升技能的競爭》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 AI 時代的新技能需求跟職業變動趨勢。隨著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全球經濟環境變化,在未來工作格局中,數百萬工作職缺將需要重新定義和重新分配。

根據麥肯錫最新研究和建模顯示,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 (STEM) 相關職業、醫療保健和其他高技能職業的需求將顯著上升,對辦公室職員、生產工人和客戶服務代表等傳統職位的需求將逐步減少。到 2030 年,將有高達 30% 的工作時間被自動化取代,生成式 AI 加速了這一過程。

對技能的需求也有所改變,麥肯錫在報告中將技能分為五類,分別是技術、社會和情感、體力和手動、高級認知以及基本認知,其中對技術技能的需求將大增 20%,研發方面在推動未來創新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來進行前沿研究、開發新技術並推動科技進步,像是生物技術、奈米技術和清潔能源等新興領域都需要具備高技術技能的專業人員。

社會和情感則可能會成為炙手可熱的「新寵」技能,這些技能到 2030 年時在歐洲的需求將增加 11%,在美國將增長 14%,此類需求之所以大增,是因為在 AI 時代,人需要更像人,更需要展現人際同理心和領導能力,這些技能在醫療和管理職缺上尤其重要。

體力和手動技能的需求料將保持穩定,而在高級認知技能方面的情況則有些複雜,創造力的需求仍在高點,料將增加 12%,但其他如高級讀寫和寫作、定量和統計技能的需求卻可能下滑 19%,這也代表著未來需要更多的創意天才,需要深度分析和文字處理的高級技能工作的需求將有所減少。

廣告

至於基本認知技能的需求料將減少 14%,這類技能主要用於辦公室支援或客戶服務角色,這些工作正逐漸被智慧自動化技術所取代。

歐美受訪高管指出,資訊技術、數據分析、批判性思維、創造力和教學技能的需求迫切,但現實中這類人才非常緊缺具體來說,在技術技能中,企業特別缺乏高級 IT 技能和程式設計,以及高級數據分析和數學技能。在高級認知技能中,批判性思維、問題結構化和複雜資訊處理能力尤其稀缺。大約 40% 高管們表示,缺乏這些技能的員工成為他們面臨的重大挑戰。

報告中還指出,到 2030 年,歐洲的批發和零售貿易產業將是受就業需求改變影響最大的部門,恐有 280 萬人需要更換職業。傳統低技能的職缺正面臨被技術取代的風險,會計記帳人員、批發和零售生產工人、行政助理、資訊和紀錄職員以及銷售人員需求將大幅減少,而就業需求中成長最快的則是管理者和團隊領導、材料搬運工和裝載工、健康技術人員和藥劑師、電腦工程師和專家、商業和金融專家。

歐洲產業受影響第二嚴重部門則是製造業,約有 210 萬人可能需要更換職業,尤其是在生產工作領域,這一轉變尤為顯著。

麥肯錫預估,到 2030 年,歐洲製造業中需求成長最快的職業包括工程師(非電腦類)、材料搬運工和裝載工、計算機工程師和專家、高管和經理以及商業和金融專家,就業需求下滑最快的則是金融會計職員、辦公室人員、行政助理、資訊和紀錄職員以及生產工人。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