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稱,中國消費稅改革有助為地方政府提供「後地產」時代收入來源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華爾街金融商高盛集團表示,中國可能推出的消費稅改革將可為地方政府在「後地產」時代財政緊張之際提供重要的收入來源,並可能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動力支持當地的消費。楊玉婷、閃輝等高盛經濟專家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將徵稅點從生產/進口環節轉移至躉售/零售環節,把部分收入分配給地方政府,擴大稅基和提高稅率等改革措施將有長期益處。

2023年消費稅收入為1.6兆元人民幣,占稅收總額的9%,等同於2021年至2023年土地出讓總收入降幅(3兆元人民幣)的一半左右,能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潛在可觀和可靠的收入來源。

考慮到目前疲弱的內需和孱弱的消費者信心,中國政府不太可能在12個月內大幅提高消費稅,改革過程可能是循序漸進的。

同時,少數商品和服務產品有可能被重新歸類為奢侈品,並在明年成為消費稅的徵稅對象,但在勞動力市場恢復和消費者信心回穩前,不太可能對更廣泛的商品和服務徵收更高的消費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