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查稅補財源 民企憂各地跟進

大陸多地近期稅收亂象頻傳,近日一家湖北上市公司公告需繳交30年前的稅款;還有超過20個省份成立「警稅合成作戰中心」,以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等。外媒分析,這凸顯地方政府財務困窘,為覓財源「另闢蹊徑」,企業也擔憂是否會有更多地方跟進追稅潮。

BBC中文網報導,湖北上市公司維維股份13日公告,湖北枝江市稅務局核定該公司未申報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費稅,需繳交人民幣(下同)8,500.29萬元的稅款。此外,寧波博匯化工也同一天公告,已收到當地政府的稅務通知書,預計將追繳的稅款高達5億元。

除了上述兩家企業,今年稍早多家大陸上市公司公告需補繳稅款,包括上海順灝、北大醫藥、華林證券、聯建光電等,有的還需繳交滯納金。不僅如此,據陸媒統計,有逾20個省份為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成立「警稅合成作戰中心」,引起市場焦慮。

「倒查30年」企業稅款引發企業界議論,隨後大陸稅務總局澄清,稅務部門沒有組織開展「全國性、行業性、集中性」的稅務檢查,更沒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稅務總局官員指出,有關查稅補稅消息,有的是對企業前年度欠稅按程序進行催繳;有的是對企業存在的稅收政策適用風險按程序予以提示告知,均屬稅務部門例行的履職行為。

報導分析,「地方政府缺錢」正是催繳稅款的主因。大陸財政部資料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大陸全國稅收66,938億元,年減4.9%;但支出卻在增加,前四個月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9,483億元,年增3.5%。

廣告

對地方政府來說,財務困窘主要來自賣地收入的減少。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大陸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8,147億元,年減6.7%,相比2020年的高峰幾乎腰斬,即便對比疫情前的水準,也僅有當時的三分之二。

報導引述一位出口商表示,現在大陸國內需求低迷,利潤很薄,「若要補稅罰款,不如直接關門」。更讓企業惶惶不安的則是追稅時間恐無限上綱,不過該出口商認為,「不可能查得了那麼久的稅金,單據、資料早沒了,倒查十年都難」。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第三代半導體 黃金陣容成形
邁斯科生醫 獲日商投資合作
hold不住!最賣進口車也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