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80人食物中毒的代價!北市教育局正式修訂幼兒園處理通報程序

北市中山國小附設幼稚園在2020年3月24日發生至少80人食物中毒事件。(圖片來源:食力提供)

撰文=林玉婷

2020年3月24日開始,台北市中山國小附設幼兒園(簡稱中山附幼)學童接連爆發多起嚴重腹瀉、高燒的案例,共計至少有80名師生(74位學生、6位老師)上吐下洩,其中3位學生檢出沙門氏菌感染,且家長控訴,校方、北市衛生局、北市教育局處置速度過慢,直到5月19日才確定為此次為食物中毒案件,甚至直到6月19日校方連同廠商召開理賠說明會時,還有不少家長反應受害人數不僅於此。

中山附幼家長在事發近3個月來,被台北市政府、中山國小、廠商互踢皮球,求助無門之下只好在網路上po文,並找民代和媒體申訴。(圖片來源:食力提供)

整起事件在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之時、悶燒3個月,家長求助無門只好找上民代和媒體,整起事件才得以公諸於世。《食力》也獨家報導了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提出有4大缺失建構出幼兒園不被重視的食安黑洞。在事件過後,北市教育局才終於在2020年6月檢討修訂危機處理流程作業,發佈新版「臺北市公私立幼兒園午餐作業參考手冊」。

到底這起事件,為台北市幼兒園的食安把關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

1、規範需避免提供生冷食物

本案引發大規模食品中毒事件的最可疑兇手,就是廠商「麥香雅企業有限公司」自傳統市場攤販買的無牌「海苔壽司」,根據廠商供稱從市場採購後,是放在小貨車上吹冷氣,送到中山附幼、各班食用時大約是10點到10點半。當時雖然是氣溫20幾度的3月天,但因為壽司沒有再復熱,在市場販售、運輸過程、送到校時室溫存放的過程中,食物品質都可能產生變化。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說明,常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冷藏及加熱處理不足、食品調製後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生食與熟食交叉污染、烹調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調理食品的器具或設備未清洗乾淨及水源被污染等。一般而言,適當的加熱過程可以殺死活的細菌,也可以除去某些細菌產生的毒素,例如肉毒桿菌的毒素即可在100℃加熱10分鐘後失去活性。

雖然有許多細菌產生的毒素可以耐熱,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毒素在高溫烹煮過後仍然不會被破壞,但是以本案驗出的「沙門氏桿菌」來說,並不耐熱,要避免沙門氏桿菌中毒,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食物「充分加熱」,且將生熟食分開處理,就能避免二次污染。

在本案發生後,北市衛生局才終於在「臺北市公私立幼兒園午餐作業參考手冊」的「供膳作業與配送」項目中增列「避免提供生冷食物(如:壽司、沙拉、生菜等)供幼兒食用」的規定。

2、修訂留樣檢品達250公克以上

依據食藥署所發布之《食物中毒採樣操作手冊》,食品留樣的檢體需要採集200~450克。在本次事件中,北市衛生局於3月25日、26日至中山附幼廚房採集食餘檢體及環境檢體,但按照常規,應該要5個餐次(3月24日早餐、午餐、午點以及25日早餐、午餐)都採檢,但北市衛生局僅有採集3月25日之午餐檢體,並表示其餘餐次未有足量的檢體,因此無法採樣。北市衛生局也回覆家長,依據25日之涉嫌午餐檢驗結果為陰性,尚難判定為食物中毒事件,令多位學童家長大感不滿!

在本次事件後,教育局修正,將原留存數量每道菜提高至250公克以上,且要求學校採購餐點食材皆需與廠商簽訂契約,並明訂罰則及食品留樣規範。

3、增修北市學校暨幼兒園疑似食品中毒通報及處理流程與通報程序

根據「台北市各級學校疑似食品中毒事件處理流程」,對於「疑似食品中毒」的定義,是指「吃同樣食物引起中毒跡象(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經學校送醫診治人數達2人以上,或雖未就醫診治惟出現中毒跡象已達5人以上,立即通報並暫停廚房供餐及訂購該廠商食材,並啟動校內疑似食品中毒危機處理機制(召集人、總幹事)。」

但當受害者變成抵抗力較弱的幼兒園學童,經過此次事件後,認定標準則再放寬,吃同樣食物引起中毒跡象經幼兒園送醫診治人數達2人以上,且「雖未就醫診治惟出現中毒跡象已達3人以上」,就需要立即通報。

且以往在「疑似食品中毒危機處理小組組織及職掌」項目中,僅規範「學校」,在此事件後,也將「附幼」納入小組成員,並明訂相關任務職掌。

臺北市幼兒園疑似食品中毒事件處理流程,新增字樣以紅色標示。(圖片來源:臺北市公私立幼兒園午餐作業參考手冊)

此外,北市教育局也要求北市學校應成立食品中毒危機處理小組,並於109年度完成食品中毒演練至少1次。

校園午餐食安問題應更受關注與加強管理

一般討論校園午餐的議題,多數落在餐費凍漲、不合胃口的層次,卻常常被忽略了年年發生的食品安全中毒事件,根據食藥署6月19日提供《食力》的資料顯示,單看2015年~2019年國小校園午餐食品中毒案件數及患者數,平均每年會發生15件食品中毒事件,5年來累積的受害人數高達2765人,但這還只是「國小」的統計,若加上之前被忽略的幼兒園、以及人數更多的國高中生,規模遠遠不僅於此。

在中山附幼事件之後,北市教育局終於修正了相關規範,但修法只是第一步,通報和處理流程要能真正落實、確實降低未來食品中毒發生機率,才不枉這80名受害師生及努力追真相的家長苦過這一遭。

延伸閱讀

【獨家】北市近3年最嚴重食物中毒事件幕後:4大缺失釀成幼兒園食安黑洞!

中山附幼80人食物中毒 事發到確認拖了近二個月!家長怨:這是首都嗎?

點心廠商為何肩負餐食採購大任?台北市幼兒園裡還有多少個「食安黑洞」?

「沙門氏桿菌」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病因第三名,通報率居然只有1%!學校應該更要有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