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美使圍魏救趙之計 策動哈薩克抗議以解烏克蘭危機
哈薩克突然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並演變成軍警鎮壓,震驚了全球。但如果有關切中亞東歐局勢的人就明白,這顯然是為美國等西方國家為解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危機所製造的事件。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繼2014年烏克蘭和2020年白俄羅斯爆發民主抗議活動以來的第3次前蘇聯成員國「顏色革命」。美國現階段真正的目標仍是在烏克蘭危機逼退俄羅斯,而非與俄中接壤並長期與2大強權關密切的哈薩克政權。
長期以來,哈薩克一直是俄羅斯與前蘇聯勢力控制下的國家,即便到蘇聯解體而獨立,哈薩克仍多方面依賴俄羅斯,直到與中國建交後,才成為政治上親俄、經濟上親中的國家。此外由於受到全球美國文化浪潮的影響,哈薩克人也有文化上親美的傾向。
從歷史上看,由於哈薩克地處中國邊疆之外,雙方關係非常疏遠,曾在19世紀與20世紀發生過戰爭,都是因為民族的問題入侵新疆,曾2次造成清軍與中華民國政府駐軍有數萬人傷亡。哈薩克人口雖僅1900萬,但國土面積大,在中亞地區也有影響力,從前蘇聯獨立出來之後便與中國建交,雙方高層互動頻繁,其建國領導人納扎爾巴耶夫曾訪問過中國多達19次,中共領導人亦曾多次訪問哈薩克。
哈薩克拉攏中國的目的是為了平衡對俄羅斯的關係,後來變成為經濟上的重要依賴。1992年雙方建交時貿易額僅3.7億美元,20年間成長了約70倍,中國目前已是哈薩克第2大貿易夥伴,佔其對外貿易總額超過1/3。由於中亞國家的民族與宗教問題牽涉中國新疆的穩定,中共為加強與哈薩克及其他中亞國家的關係,在2001年籌設了「上海合作組織」,兩國也在外交與國防軍事上更加密切,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中哈貿易快速成長主是中國經濟發展上對石油能源的強大需求,中國大量投資哈薩克的石油天然氣產業規模近200億美元,大量石油天然氣輸往中國。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哈薩克反應熱烈,成為中國深入中亞國家的重要踏腳石。不過,畢竟哈薩克是俄羅斯百餘年來透過軍事征戰與經濟經營下的地盤,中國盡量地避免在哈薩克問題上挑戰俄羅斯的主導權。
這次哈薩克爆發示威抗議雖然是由天然氣漲價引起,但抗議口號迅速轉為反對權貴利益集團、懲治官僚貪腐與要求地方自治,參與抗議活動的其他產業工人愈來愈多,示威風潮也快速向其他城市蔓延,明顯地是有組織策劃並提供經費。這已經是哈薩克從前蘇聯獨立以來規模最大、波及最廣和最為嚴重的一次反政府示威,持續多天的抗議活動讓包括哈薩克在內的各國都感到意外。
哈薩克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規模示威抗議現在被外界稱為「天然氣革命」,並拿它與2014年推翻烏克蘭政權的「廣場革命」以及2020年在白俄羅斯爆發的「拖鞋革命」相提並論,但是有些政治分析人士仍對此看法不一。許多分析認為,哈薩克自納札爾巴耶夫領導下獨立後,所有政經利益都被其家族等權貴勢力把持,統治階級長期固化與隨之而來的高壓統治才是引爆社會不滿的原因。
由於俄中兩國都與哈薩克關係密切,因此高度關注哈薩克動亂的走向。至於另一個關鍵美國,則在近幾年來有石油巨擘在哈薩克投資數百億美元,而這次示威的爆發點,除了中資的石油天然氣企業外,美資的石油企業也是重要的爆發點。據統計,2006年哈薩克僅1500萬人口,卻同時有近2.6萬個註冊在案的非政府組織,以金融巨鱷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為例,該組織在哈薩克資助了數百名學生前往歐美留學,資助了700多名記者,總共投入了超過1億美元支持其「民間社會倡議」。俄中兩國的媒體都指出,這類型的西方國家非政府組織,都是在幕後策動反政府活動的重要力量。
若從哈薩克內部政治結構分析,納札爾巴耶夫在哈薩克統治長達30年,家族權貴利益盤根錯結,去年被迫放出權力,扶植其接班人托卡耶夫出任總統,在這種權力轉移過程中,必然也會引發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力鬥爭,因此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都在暗地運作。不過在俄羅斯對哈薩克問題的強硬姿態下,又有中國的支持,美國想藉哈薩克動亂在烏克蘭問題上逼退普丁,恐怕很難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