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ESL錢景旺 元太得利

隨著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和數位化,中國電子貨架標籤(ESL)行業未來將繼續擴大市場規模,近七年年複合成長率達33%,產值將從2022年的人民幣2.4億元成長到13億元。電子貨架標籤供應鏈包括元太(8069)、京東方、系統方案商SES、Pricer、漢朔等可望受惠。

市場研究機構CINNO ePaper Insight表示,隨著消費者購物方式的改變以及零售商對於提升顧客體驗和運營效率的需求增加,數位化電子貨架標籤需求持續增加。2022年因疫情原因數位化進展較慢,2022年大陸電子貨架標籤出貨量約600萬台,市場規模約人民幣2.4億元。隨著疫情結束,預期未來幾年,市場全面開放、人工成本的持續提高、電子貨架標籤規格提升,以及成本進一步優化,零售業將加快數位轉型腳步,未來幾年中國電子貨架標籤市場將保持加速增長趨勢。

CINNO ePaper Insight預測,2028年中國電子貨架標籤出貨量將增至4,300萬台,市場規模約人民幣13億元,年複合成長率約33%。

目前全球大型電子貨架標籤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為法國SES、中國漢朔、瑞典Pricer、韓國Solum等。漢朔是中國最早進入電子貨架標籤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商之一,由於較早布局海外市場,在歐美等國家建立完整通路,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二,近兩年在中國市場占有率也保持在60%以上。

從技術別來看,電子貨架標籤又分為液晶電子貨架標籤和電子紙電子貨架標籤兩大類別,其中電子紙價簽類別具有靜態顯示無需耗電的特性,不需要額外布線施工,基於兼具智慧物聯以及節能環保,得到零售業的廣泛使用,現已經成為零售商數位轉型的首選。元太是電子紙材料的主要供應商,成為電子貨架標籤趨勢之下最大受惠者。至於液晶電子貨架標籤最大優勢在於彩色螢幕,以及更好的動態畫面,也占據一定的市場地位,主要液晶面板廠也都有供貨。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
遠端商機+蘋果訂單 創惟11月自結獲利 年增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