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防疫鬆綁成雙面刃?原物料通膨蠢動 鮑爾緊盯

MoneyDJ新聞 2022-12-19 14:05:41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中國逐步鬆綁清零政策、承諾提振經濟成長可能是把雙面刃,因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決定重啟,可能推升才剛開始趨緩的通膨。

日經亞洲評論19日報導,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未來一年能源展望報告指出,相較於2022年的零成長,經濟活動重啟,可能令中國2023年整體能源需求上升330萬桶/日,對全球需求成長的佔比多達47%,勢將推升原物料報價。

S&P Global能源主任Dan Klein說,中國防疫政策是2023年原物料及能源需求最重要的基本面。2022年歐洲趕著替代俄羅斯能源之際,中國需求因為封城疲弱不振,成為原油、天然氣及煤炭市場的重要安全閥。隨著疫苗覆蓋率增加、大眾對於封城措施愈來愈不滿,2023年中國的防疫行動勢必會繼續鬆綁,進口的化石燃料也會再度增加。

部分觀察家預測,2022年1~10月新屋銷售大減25%的中國房市有望緩步回溫。隨著防疫政策放寬、再加上北京出手拯救房市,房屋買主信心有望獲得提振。

然而,這可能帶來通膨效應。Natixis資深經濟學家Gary Ng預測,一旦中國全面重啟,海內外旅遊需求可能激增,進而在2023年第二季將油價推升至每桶100美元。此外,若經濟強力反彈,房屋建造活動可能回溫,進而推升鋼鐵、銅等建築材料的價格。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上週三(12月14日)於貨幣政策會後記者會上也提到,中國重啟最終可能干擾供應鏈、進而推升西方國家的通膨。不過,他認為不需太過在意,因為「整體淨效應對我們的影響似乎不會太大。」

廣告

陸政策轉彎?傳重點放回刺激經濟

市場傳出,中國政府計畫轉回經濟成長模式,因為迅速惡化的環境,讓憂心不已的官員決定把更多目光放到經濟發展上頭。

華爾街日報12月15日獨家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今(2022)年10月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何立峰(He Lifeng)正在草擬一份計畫、希望明年經濟能達成5%以上的成長率。何立峰目前擔任發改委(NDRC)主任,根據消息,他呼籲政府鬆綁防疫管控、提振房地產市場並重新建立企業信心。部分鬆綁防疫及房市提振措施已經正式施行,這導致中國爆發一波疫情、而房價降幅也開始縮減。

據報導,政府官員最近幾週也重新審視科技與教育產業政策(這兩大產業最近因監管行動備受打擊),而對網路業者長期展開的調查也準備收尾。消息透露,滴滴全球(Didi Global Inc.)的行動叫車app有望在中國境內程式店重新上架。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延伸閱讀:

陸成品油價格下調 今年汽油每噸累計漲人幣550元

美宣布回補300萬桶戰備儲油 油價比釋出時便宜2成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