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前三季暴賺3043億元,創新高,遠超去年全年,Q3每股淨值衝254.87元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海運(2603)今(4)日公告第三季財報,海運市場自今年下半以來,受到全球通膨與塞港因素的影響,長榮海運第三季稅後盈餘(歸屬母公司)仍達到1,006.98億元(年增26%),每股盈餘(EPS)為37.25元。 累計今年前三季獲利均超越千億元大關,前三季毛利率為68.36%、稅後盈餘(歸屬母公司)合計為3,043.51億元(年增92%),EPS為68.88元,雙雙創下同期新高;若以長榮海運減資後的股本21.16億股,除以1-9月的淨利,EPS為143.8元。而今年前三季稅後盈餘及每股盈餘已大幅超越去年全年,去年全年的稅後盈餘及每股盈餘分別為2390.14億元及45.57元。

由於長榮海運7月18日辦理現金減資案,流通在外股數減少,每股淨值從第二季的85.30元上升至第三季的254.87元。


長榮總經理謝惠全先前在法說會上曾表示,第三季旺季不旺,第四季也因供需失衡,營收會再滑落。雖然三、四季表現不如原先預期,不過全年仍有不錯的成績,甚至比去年來得更好。而第三季財報出爐,已大幅超越去年全年獲利。


謝惠全也表示,展望明年,航運市場好壞,還是得看供需情況,需求面要看美元、通膨和俄烏戰事的演變,但全球經濟目前預估仍維持正成長;供給部分,新船交付成長8.2%,塞港緩和可釋出5-7%艙位,不過明年有CII的實施,因減少CO2排放船速放慢,根據BIMCO(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預估可能會吸收掉10%的艙位,更何況新船交付的8.2%也不是一步到位,所以實際供給的增加沒有大家所想像的那麼嚴重,對明( 2023 )年的市場持相對保守的看法但並不悲觀。


謝惠全強調,明年將進入「新航運元年」,船公司或許面對更多挑戰,但對於已經準備好的船公司來說,將可看出競爭力。


謝惠全日前也強調,長榮第四季只是賺多賺少問題,應該不會虧損。而長榮第三季每股淨值暴增至254.87元,謝惠全日前曾表示,長榮股價並沒有反映公司整體狀況,為股價叫屈。而近期美元強勢,由於長榮收美元,強勢美元將有利長榮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