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央行祭二戶限貸令 公股銀:6/13前送件仍可貸7成

【時報-台北電】中央銀行推出第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自14日起實施自然人特定地區第二戶房貸從最高7成降至6成。多家公股銀強調,凡是6月13日(含當日)送件申請中的「在途案件」,仍可貸到原先規定的7成,但6月14日起送件案就是適用央行新規定。

公股銀主管指出,以6月13日是否已提出「書面申請」為認定標準,且需在規定時限內登錄系統才適用,若只是打電話、到銀行分行跟專員初步詢問房貸相關內容並不適用,一般人容易誤解在13日已跟銀行說好要借房貸就算,但其實銀行是以書面申請為準,在流程中的申請案才能適用舊規定,即原先7成貸款上限。

銀行主管解釋,央行已明確指出,本月14日起調降特定地區第二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6成,但只要客戶13日前與分行對貸款條件已有初步共識,且提出書面申請,並在規定時限登錄系統,則可依修正前最高7成承作,逾期須改依新規定辦理。簡單來說,新規定尚未宣布前的申請案件,且正在走相關流程,已受理的在途案件「適用舊規定」。

過去央行多次推出房市健全政策,基本上也都是依循此標準實施,也就是「已送件」為基準,避免民眾在實施新政策前已送出的「在途件」權益受損,但整體影響的戶數其實有限,因為銀行還是會在幾周內審核完畢,並會嚴格審核、比對送件時間。

公股銀主管說明,房市管制趨嚴,對銀行房貸影響有待觀察,特定地區尤其新竹縣市所得較高,貸款成數下降1成,對高收入購買者影響應不大,央行這波打炒房,主要也不是針對自住族。

整體來看,公股銀主管分析,今年以來房市熱絡,主要是新青安上路後,多項措施為房市催出首購買屋潮。但長遠而言,央行持續管控房市及「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政府住宅政策也以社宅興建、租金補貼與囤房稅等為主軸,預估未來整體房市仍以自住需求剛性買盤為主,今年房市呈現「量穩價平緩」走勢不變。(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孫彬訓、巫其倫/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