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詐騙!簡訊連結輸入銀行帳密?金管會:金融機構不會發簡訊要資訊

近來不肖人員藉由各式金融詐騙手法,使民眾誤入詐騙陷阱。金管會已設置金融防詐騙宣導專區,提供常見金融詐騙案例、如何防範及處理等資訊,並持續更新相關資訊,讓民眾可以取得金融防詐騙相關訊息,提升民眾識別金融詐騙的能力。

金管會提醒民眾,投資應透過合法金融機構,金管會網站可查詢合法金融機構名單、聯絡電話及其網址,請民眾勿輕易相信來歷不明之社群網站、通訊軟體訊息、電子郵件及簡訊。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強調,金融機構不會發送簡訊請客戶點選簡訊上的連結並輸入帳號、密碼、簡訊認證碼等資訊,請民眾除於往來金融機構之官方網站、網路銀行或行動銀行 App 外,切勿在其他網站輸入上述機敏資訊。

另《洗錢防制法》已於 2023 年 6 月 14 日修正公布,增訂第15條之1及第15條之2規定,若是無正當理由收集他人的銀行帳戶(簡稱買簿罪),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罰金新台幣 3,000 萬以下。

另外,無正當理由交付帳戶提供予他人使用(賣簿罪),先由警察機關裁處告誡,告誡後五年以內再犯者,將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併科罰金新台幣 100 萬元以下;另外特別針對惡質性較高的期約、收受對價或交給別人超過三個以上帳戶者,直接刑事處罰。

金管會提醒,民眾要妥善保管自己的存摺、印鑑及密碼等,不要隨意將銀行帳戶交付他人使用,以確保自身權益。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中信銀行員勾結詐騙集團遭訴!金管會:金融機構應規管行為
專治投資詐騙,立院三讀網路投資廣告實名制、平台負連帶責任
imB假債權詐騙逾億元,金管會:法律並未禁止民間借貸媒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