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盤前漲逾3%市值將再創高!福布斯:10位股東過去一個月賺了360億美元

輝達 (NVDA-US) 在美股周二 (18 日) 收盤上漲 3.51% 至每股 135.58 美元,市值站上 3.34 兆美元,一舉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並創造出比微軟跟蘋果還多的億萬富豪。輝達在美股周四 (20 日) 開盤前持續攀漲逾 3%,市值有望再創新高。

福布斯中文版周三 (19 日) 報導,微軟董事和高管持有公司不到 1% 的股份,市值位居第三的蘋果也是如此,但輝達的董事和高管持有公司 4.23% 的股份,總價值超過 1300 億美元,其中絕大多數都掌握在黃仁勳手中。

沒有人比黃仁勳從輝達近年的飛速崛起中獲益更多,他 5 年前的身家約為 40 億美元,在《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上排名第 546 位,一年多前也不過才 210 億美元,全球排名第 76 位,但在上月黃仁勳的身家已飆升至 1 千億美元。

除黃仁勳外,受惠於輝達股價飆漲最大的受益者包括輝達財務長 Colette Kress 和法律總顧問 Tim Teter 等其他五位高管,以及四位獨立董事會成員,他們的持股加在一起價值超過 100 億美元,其中一位董事會成員是億萬富豪 Mark Stevens,他在 1993 年首次接觸輝達,當時輝達剛剛成立。Stevens 現在擁有價值約 50 億美元的輝達股份,另一位董事會成員 Brooke Seawell 的持股價值約 7 億美元。

報導指出,造成輝達董事和高管在持股比例不同於微軟跟蘋果的一個重要原因為,微軟和蘋果創辦人都不再擔任董事會或高管職務。

廣告

柏克萊加州大學金融學教授 Benjamin Hermalin 表示,像黃仁勳這樣的高管持有大量公司股份有兩大影響。首先,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管理層持股會使他們更關心公司的股價,這對其他股東來說是件好事,但也可能使團隊過於謹慎,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有多少資金被綁定在股票上。

但在輝達發展歷程中,有一個人錯過數十億美元的收益,那就是輝達共同創辦人、曾任輝達技術長的 Curtis Priem,他在 1999 年輝達上市時持有跟黃仁勳相同數量的股票,但在 20 多年前離開公司。若他沒有賣掉這些股票,本可成為千億富豪。

根據福布斯中文版整理出的數據,過去一個月,因為持有和買賣輝達股票而身家增長最多的 10 位現任董事和高管,他們的財富在過去一個月共增加 360 億美元。

截至上周五 (14 日),黃仁勳持有價值達 1140 億美元的輝達股票,近期賣股所得的現金估值為 15 億美元,Stevens 目前持股價值 52 億美元,近期賣股籌資 4 億美元,Colette 目前持股價值 7 億美元,近期賣股獲得 5 千萬美元,Seawell 持股 7 億美元,近期賣股獲 6 千萬美元,Teter 持股價值 3 億美元,但近來未售出股票。

今年 3 月,黃仁勳也通過一項新的賣股計畫,將在明年出售 600 萬股輝達股票,占其持股不到 1%。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