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七條護城河護體 輝達漲聲再起

【時報-台北電】輝達上周登頂全球市值龍頭寶座僅一天,隨後三個交易日(20、21與24日)股價暴跌13%,市值蒸發約4,300億美元,再被微軟與蘋果超車,退居市值第三大企業。但分析師仍看好輝達漲勢可望再持續兩年,未來12個月股價上看200美元。

輝達24日股價大跌6.68%收118.11美元,創該公司4月來最大單日跌幅,連三日股價下跌讓市值蒸發4,300億美元,改寫上市公司三天市值損失最高紀錄,不過股價25日止血,開盤持續漲,晚間10點左右漲幅為3.5%。

輝達股價回檔修正,連帶拖累其他晶片類股。輝達合作夥伴美超微與戴爾電腦24日股價分別重挫8.65%與5.12%,晶片設計大廠安謀大跌5.76%,博通與高通股價分別下挫3.7%與5.5%。費城半導體指數也下跌3.02%。

即便如此,輝達今年以來股價仍大漲逾145%,新一代晶片Blackwell今年稍後出貨,部分分析師預估這將帶動輝達與合作夥伴新一波成長循環,屆時股價可望再漲一波。

Constellation Research預估,在AI浪潮持續下,輝達股價漲勢將再持續18~24個月,未來12個月股價料攀抵200美元,而這意味還有69%上漲空間,該研究機構創辦人Ray Wang指出,輝達擁有七條護城河護體,「我認為現在是逢低買進的好時機。」

這七大優勢分別是:執行長黃仁勳富有遠見、晶片市場進入門檻高、客戶轉換成本高、輝達主導市場份額、產品路線圖強大、繪圖晶片已成AI標準配備,以及業績數據不會說謊。

羅森布拉特證券分析師摩席斯曼上周也將輝達目標價格調升至每股200美元,因看好輝達軟體在整體銷售的比重將顯著增加。(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鄭勝得/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