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局迎解封商機 射旅遊三箭

隨著邊境解封,交通部規劃「疫後機場營運發展策略」及觀光產業的「新常態旅遊三箭」新服務、新產品、新戰略,盼早日回復正常生活。另民航局長林國顯也指出,統計至今年底各航空公司規劃每周飛航1,107班,航班數達2019年的4成,以日本航線增幅最大,運量部分,國際預估2024年才能恢復疫前航空運量的水準。

另不只日本航空業人力不足,台灣也面臨人力荒,交長王國材17日表示,規劃三個月把觀光及航空業人力缺口補足。

為迎接疫後解封,觀光局在立法院報告時指出,將透過新服務、新產品、新戰略等三箭齊發,達成觀光永續,提振國旅品質、布局衝刺國際目標。新服務有數位轉型、人才培訓、旅宿業品牌化、綠色旅遊認證等四方向。為鼓勵旅宿業導入數位經營管理系統,觀光局新增補助「首次購置自助式入住櫃檯」,業者最高可獲得15萬元補助。針對新產品,觀光局長張錫聰說,會加強新興遊憩活動管理(如露營)且推廣樂齡旅遊,並以「觀光Plus」加值概念,推動台灣好湯、仲夏旅遊節等標竿活動。

新戰略方面,張錫聰說,7月中啟動悠遊國旅補助方案,預估帶動約722萬人次出遊、創造觀光效益314億元。國際行銷則會以展宣齊發、邀訪踩線及獎勵送客等策略進行攬客。

另林國顯在交委會中指出,統計至今年底各航空公司已規劃每周飛航1,107班,航班數達2019年的4成;其中國人旅遊喜愛地點日本因大幅放寬入境檢疫規定,航線增幅最大,由每周104班增至312班;再者是東南亞,由每周248班增至383班。

廣告

運量部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估約2024年才能達2019年疫前航空運量水準。林國顯說,樂觀預估今年國際航線客運量約595萬人次,可達疫情前的1成,惟各國邊境管制政策不一,且各國際機場軟硬體服務能量尚待回復,讓航空運量恢復增加變數。

立委也關切航空地勤人力較疫前減少17%、空廚減25%、免稅商店少49%,人力補足速度能否跟得上?林國顯說,地勤跟空廚人力,會請航空公司及早補足。王國材也說,航空、觀光業缺人是全世界都面臨問題,會利用三個月的時間把人找回來,也會和勞動部合作。

此外,指揮中心表示,13日解封後,首三日(13到15日)入、出境人數均明顯增加,平均每日入境11,130人次,較前一個月增加近2倍。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國與瑞士擬股市互通
通路共享 全聯全家電支結盟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