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付費托運成常態

新聞提要■美國航空業者為了應付燃料費及人事成本,近年開始要求旅客在機票價格外支付行李托運費。

精句選粹■The rising complexity and cost come as more airlines unbundle their prices for different elements of the flight.

住在美國加州的35歲行政助理金恩(Kaitlin King)去年有兩次搭機都額外付費托運行李,但不幸都在轉機過程中遺失行李。雖然花了錢還惹一身麻煩讓她自嘆倒楣到家,但她還是覺得這筆錢不能省。

金恩向《華爾街日報》表示:「老實說在機場自己拖行李真的很煩。如果能花錢請人代勞,我可能還是選擇花錢。」

加購托運 愈晚愈貴

過去旅客搭機只需花一筆錢購買機票,就能享有重量限制內的免費托運行李服務,但這個認知在今日的航空業已不適用。聯合航空、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及阿拉斯加航空等美國航空業者早已取消免費行李托運服務,如今托運一件行李至少要加價35美元(約新台幣1,131元),第二件行李至少要再加價45美元。Spirit Airlines、Frontier及JetBlue Airways等美國廉價航空公司甚至採用浮動費率,依航線及訂票時間點來計算行李托運費,且產業專家預期這將成為未來航空業常態。

過去旅客訂票時只需考慮班機時刻及機票價位,但隨著愈來愈多航空公司將機票、行李及機上餐點等費用細項拆開來計價,旅客被迫在訂票時進行各種精算比較,以免最終沒省到錢還花費更多。

廣告

顧問公司ICF副總裁恩傑爾(Samuel Engel)表示:「我們常為了最低價機票花50美元搭計程車去機場。」他提醒旅客在訂票時多留意細節以免花冤枉錢,例如美國航空及聯合航空的旅客愈晚加購托運行李,費用愈貴。他也建議旅客留意航空公司訂票規則,例如使用航空公司聯名信用卡訂票通常可以免費託運一件行李。

Spirit Airlines最初在2007年開始要求旅客額外支付行李托運費,隨後其他航空公司也陸續跟進,原因是航空公司發現行李托運費相當好賺,光是在2022年就為美國航空業創造將近70億美元營收。

恩傑爾表示近年燃料費及人事成本增加,也讓航空公司想盡辦法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航空公司通常不敢大幅調漲機票價格,深怕對手有機可趁,於是機票與行李托運費分家成了許多航空公司變相漲價的手段。況且,行李及其他附加費用創造的營收不用課徵7.5%聯邦稅率,也為航空公司帶來更多利潤。

航空公司採浮動費率計費

疫情過後航空公司更是變本加厲,例如今年以來JetBlue已三度調整行李托運計費方式,最新政策除了採用浮動費率之外,旺季托運還要加價。以暑假旺季來講,美國國內航線一件託運行李最多額外加價50美元,比淡價價格高出5美元,但若旅客在訂票時事先加購能省下10美元。

顧問公司IdeaWorksCompany總裁索倫森(Jay Sorensen)表示:「未來三到五年這將成為航空業普遍標準。」

然而,各大航空公司開始針對托運行李收費後又出現另一個亂象,那就是許多旅客為了省錢而將所有行李塞進登機箱,因為多數航空公司允許旅客免費攜帶一件手提行李上機。

手提行李數量暴增拉長旅客登機與下機流程,經常造成機艙走道塞車一片混亂。Spirit Airlines為了化解亂象,在2010年宣布新政策,就連手提行李也要額外收費,引發大批旅客不滿。Spirit執行長波丹薩(Ben Baldanza)主張新政策是為了加速登機與下機流程,避免延誤班機。

美國航空及聯合航空則是避免加收費用氣走客人,選擇重新設計機艙內配置,盡量擴大行李架空間以容納更多手提行李。

即便在托運行李額外付費已成常態的航空旅遊新時代,仍有少數航空公司堅守傳統服務,例如西南航空目前仍讓旅客享有免費托運二件行李的福利,且該公司表示短期內沒有打算改變政策。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PCB業拚數位轉型 揪團打造資訊模型公版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
面板跌勢緩 大摩喊買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