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認定2023年無匯率操縱國,中、台仍在監控名單,日本被新列入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財政部週四發表最新報告顯示,去年沒有出現主要貿易夥伴國操縱本國貨幣的行為,但日本遭列入外匯“監控名單”,同時保留在名單中的還有中國、越南、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德國。財政部半年度貨幣報告發現,在2023年中,沒有一個主要貿易夥伴符合觸發對其外匯做法進行“強化分析”的所有三個標準。但是,符合其中兩項標準的國家--對美貿易順差至少達到150億美元、全球帳戶盈餘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以及持續的單向凈外匯購買—則會被自動添加到名單中。

財政部指出,日本、台灣、越南和德國都符合貿易順差和經常帳戶盈餘超額的標準。新加坡符合持續外匯干預和經常帳戶大幅盈餘的標準,馬來西亞只符合經常帳戶盈餘的標準,但一旦上榜,需要歷經兩次貨幣報告週期才能被除名。

中國之所以被保留在監測名單上,是因為其對美貿易順差巨大,而且其外匯政策缺乏透明度。「中國未能公布外匯干預操作,其匯率機制的主要特徵也缺乏廣泛的透明度,這使其繼續區別於其它主要經濟體,值得財政部密切關注。」

此外,這份最新半年報也對中國報告的經常帳戶餘額數據提出質疑,數據顯示,中國經常帳盈餘占GDP的比例從2022年的2.5%下降到2023年的1.4%。與此同時,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中國國際收支數據顯示,中國貿易順差似乎與中國海關和其他貿易夥伴的海關數據不符。

美國財政部的一位官員說,美國正在試圖理解這種“反常現象”。此外,日本央行最近為支撐日圓而採取的外匯干預措施並不是決定將日本列入貨幣監控名單的因素,列入名單的原因是日本的貿易順差和經常帳戶盈餘較高。

財政部的報告提到,日本在2024年4月和5月--在報告所涉期間之外--進行干預,這是自2022年10月以來的首次,日本買入日圓並賣出美元以使得日圓升值。「日本的外匯操作是透明的,但財政部的期望是外匯市場基本上是自由交易的,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經過適當的事先磋商,才能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