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緊張,鴻海應客戶要求生產去中化;豪賭電動車是下一個成長重點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接受 BBC 專訪,指出隨著美中緊張關係升溫,鴻海已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轉移至其他國家,但電動車事業仍將在未來數十年不斷成長。劉揚偉表示,作為企業領導人,必須為最壞情況做好準備。

劉揚偉說,「我們希望和平與穩定將成為兩國領導人牢記的事情」,並表示鴻海已經採取 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計畫,將包含與「國安產品(national security products)」相關的一些產線,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和越南。

BBC 認為所謂的國安產品,是指用於資料中心的伺服器。因為當中可能包含敏感資訊。

BBC 提到,年營收 200 億美元的鴻海集團,生產蘋果公司半數以上的產品(包含 iPhone 到 iMac 等),微軟,SONY,DELL 和 Amazon 也都是其客戶。數十年來,採用美國設計、中國製造、銷往全球的劇本,從一家小型零部件製造商,發展成消費型電子巨頭。

但鴻海所在的台灣,夾在世界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之間,不僅從貿易到烏克蘭戰爭等情勢的摩擦,台灣本身就是最大的衝突點。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反覆「祖國完全統一」,打破了不安的現狀。同時,以拜登(Joe Biden)總統為首,美國更加直言不諱將在發生攻擊事件時支持臺灣。即使白宮重申維持與北京而非台北的外交關係。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HonHai.Technology"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 data-ylk="slk:鴻海科技集團官方FB;elm:context_link;itc:0;sec:content-canvas" class="link ">鴻海科技集團官方FB</a>

對此,劉揚偉認為,鴻海依賴美國設計和中國製造的商業模式還沒走到末路(far from over)。「我們聘雇許多工人,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希望支持他們的工人」,劉揚偉補充,中國政府希望像鴻海這種的公司繼續發展,因為他們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廣告

不斷加劇的緊張局勢,是否對這個商業模式造成壓力?「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看到(So far? We haven't seen it)」。

然而西方及其盟國,呼籲各國和企業「降低來自中國的風險(“de-risk” from China)」,這是一個希望遏制全球對中國依賴的長程轉變,但目前尚未發揮作用。BBC 詢問這是否影響鴻海的事業?他說,一些海外客戶已催促將生產遷出中國,但這是客戶的決定,而非鴻海的決定。

「他們的政府催促他們避險,然後他們會告訴我們(They get the push from their government about de-risking, and then they will let us know)」。

Covid-19 的挑戰

即使跳脫地緣政治,Covid-19 是企業考慮從中國「降低風險」的另一個原因。

鴻海鄭州工廠(也是全球最大的 iPhone 工廠)在 2022 年底發生的騷動,全球看到數百名恐慌的員工步行逃離園區。劉揚偉認為,那是北京清零政策使得缺乏交通運輸所造成的。他坦承,「如果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我會完全停止生產」,重申即使承擔冒犯蘋果等客戶的風險,他也會做出這個決定。

BBC 認為,鴻海的成功取決於令人印象深刻的客戶群,但對客戶來說,鴻海也不可或缺。據估計,一支 iPhone 有 60% 是由鴻海做出來的 。在中國的工廠,生產出這台裝置最重要的一些部件——,包含相機模組、連接器、甚至手機的背殼。

有輪子的 iPhone?

這種專業讓劉揚偉抱持希望、推動鴻海的下一個豪賭:電動車。

「看看這個!這是一台超大 iPhone,我們很熟悉它」,他指向操控面板。這台閃亮的白色 SUV 是鴻海生產的車款之一,專為家庭打造,定位在全世界野心勃勃的中產階級。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HonHai.Technology"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 data-ylk="slk:鴻海科技集團官方FB;elm:context_link;itc:0;sec:content-canvas" class="link ">鴻海科技集團官方FB</a>

「我們認為這對我們是個很好的機會,因為傳統的引擎幾乎是機械式的。但是對電動車來說,就只是電池和馬達」,劉揚偉認為,對於像鴻海這樣的科技公司來說,這是一種熟悉的語言。

富士康希望在未來幾年內,搶進全球電動車市場約 5% 的市佔,以該公司迄今只生產了少數車款,這是一個相對雄心大志的目標。但劉揚偉認為這場賭局會得到回報。

「在單一場所生產(電動車)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很自然的,要區域化生產(It doesn't make sense for you to make [EVs] in one place, so regionalised production for cars is very natural)」,他補充。鴻海將會佈局電動車工廠在美國的俄亥俄州、泰國、印尼,甚至印度。

目前,鴻海仍將持續專注於他們最擅長的事情:為客戶製造電子產品。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鴻海也會為擁有電動車事業的客戶做同樣的事情。

無論哪一條路線,隨著進軍電動車,鴻海在生產、以及供應線上同時完成了分散化(diversifying),而劉揚偉認為,這掌握了公司未來的關鍵。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蘋果加速產線去中傳和碩打算在印度蓋第二座廠
【電動車股】鴻海旗下鴻華先進科技申請台灣創新板 
鴻海科技日宣示電動車CDMS新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