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必修 勤業眾信傳授納稅心法

近年Youtube、Instagram等社群媒體所創造的「自媒體產業」發達,網紅(KOL或KOC)成為熱門新興行業,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指出,不論是微型網紅或以工作室、公司型態投入自媒體事業,都可能面臨所得樣態多元,導致繳稅時無所適從的窘境。

勤業眾信私人暨家族企業服務團隊資深會計師王瑞鴻表示,網紅收入來源多元,但大體而言主要分八大類別,包括「平台廣告分潤、付費訂閱、販售周邊商品、通告活動、廣告鏈結點擊獎金、廣告業配、平台支薪及直播打賞及電商導購及直播帶貨」等。

至所得類別的認定非常重要,因為不同所得類別就會對應到不同的課稅方式,例如「販售周邊商品」屬於營利所得,而「平台廣告分潤」有可能被歸類成權利金所得,「通告活動」屬於薪資所得,而所得認定將影響相關成本費用是否得以扣除。

勤業眾信提醒,目前財政部還未正式發布相關問答集,但自媒體工作者有必要先自行檢視自己的收入性質及可能歸屬的所得類別;此外,網紅若涉及到銷售貨物或勞務時,也須注意是否有需設籍登記課徵營業稅的狀況。

王瑞鴻表示,有所得本來就要課稅,日後財政部的問答集只是把相關網紅有可能涉及到的所得類別和課稅方式做一個釐清,讓大家有所依據,所以自媒體工作者無須過於慌恐。但在稅務法令遵循的過程中,盤點所得類型、了解稅負影響,以及評估稅務風險等要點,都是自媒體創作者應該審慎評估的事項。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台積電嘉義廠挖到遺址停工 網驚文組大反撲:超巧神秘力量
940解套「機會成本」曝光 929仔已領3次息還賺股價 2檔國民ETF從100萬變117萬
勞保年金調高 27日入帳 當天存摺顯示2筆別看錯 這群人多1千5紅包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