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矽光子技術崛起 專家:台IC設計業者須加把勁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工研院舉辦「生成式AI驅動科技產業創新與機遇系列研討會」,探討「生成式AI潮流下半導體之趨勢與商機」,分析師點出,以光電整合為基礎的矽光子製造技術逐漸成為全球未來IC製造業者發展的重點,惟台灣IC製造業多擅長於邏輯IC當中的電訊號處理,對於光學結構的設計與製作的發展時程與經驗,仍有持續進步的空間。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劉美君指出,隨著生成式AI的蓬勃發展引領諸多創新應用問世,不論是生成文字、圖像、音樂等,不斷的超越人們對AI可能性的想像,生成式AI技術將引爆IC製造產業戰略與技術革新。例如,決定生成式AI背後所需的龐大運算力的晶片,必須持續透過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演進,同時整合記憶體,如HBM、3D NAND Flash技術,來實現生成式AI所需的硬體規格。目前各國都以政策補助吸引廠商在地化投資以確保算力,這也間接牽動IC製造業者的未來投資策略,未來全球的IC製造產業,將呈現高度競合的態勢。

劉美君也認為,建構生成式AI系統所需的資料中心伺服器,目前也正面臨資料量急速攀升,頻寬亟需擴大,而功耗卻暴增的挑戰,為此,以光電整合為基礎的矽光子製造技術,也逐漸成為全球未來IC製造業者發展的重點。目前矽光子技術的發展,以美國的通訊設備以及IC製造業者速度最快,競爭力不容小覷,而台灣晶圓代工業者則正在急起直追,隨著矽光子技術的逐漸受到重視,台灣IC製造業者一直以來擅長於邏輯IC當中的電訊號處理,對於光學結構的設計與製作的發展時程與經驗,仍有持續進步的空間。相較國外大廠已協同通訊業者投入長期商業化量產開發,台系業者如何藉由與重要客戶的合作,整合光電訊號研發,以切入全球供應鏈,才能有機會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