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滿足3條件 賴清德不排除新核能
【時報-台北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日首次登場,針對外界關切的核能議題,賴清德總統表示,我們優先努力開發多元綠電,也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但無論是新核能技術或現有核電廠存廢問題,都必須取得社會共識,並妥善解決核安、核廢料,以及法制面等諸多問題。
賴清德就職滿月時宣布,將在總統府成立3個委員會,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昨率先登場,由於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和顧問李遠哲都公開表達擁核,環團代表包括施信民、李根政等人則堅決反核,兩派正面對決備受關注。
賴清德在會議開場前即表示,能源議題絕非簡單「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國家氣候治理中,每個決策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才能夠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提出對策、踏實解決問題。
據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轉述,童子賢在會中表示,只要是任何不排碳的發電,「每一度都覺得很珍貴」,童也感嘆,在追求2050年達到脫碳標準之際,他才會呼籲讓核二、核三持續發電。他希望大家審慎思考核電對於因應氣候變遷的貢獻,並呼籲核能發電,台灣不該原地打轉;不過昨天會議對此並未具體討論。
賴清德會後裁示,如果我們對任何的電力開發都用「刪去法」,選擇勢必愈來愈少、社會衝突愈來愈多。他說「非核家園」是寫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法定的國家政策目標,而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後,民進黨政府也尊重公投結果,由行政院提案修法,經立法院三讀,刪除《電業法》關於2025非核家園目標的規定。
在能源政策上,他強調,當前政府重要工作第一要確保穩定供電,第二要努力開發多元綠電,第三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
媒體詢問這是否表示核三廠二號機停止的年限有彈性空間?張惇涵重申,無論是新的核能技術,或者現有核電廠存廢,都必須滿足核安、核廢和社會共識3個前提才有可能。
委員會最後達成兩項共識,一是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是最大公約數,二是對各種能源選項應充分揭露資訊,未來將在行政院建立資訊平台,讓社會進一步理性討論以達成共識。
國民黨團則批評,明明最高行政首長是行政院長,卻在總統府下設3個黑機關,疊床架屋、多頭馬車顯示賴清德要「大權一把抓」。(新聞來源:中國時報─崔慈悌、曾薏蘋、陳薏云/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