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國內消息》台幣恐見補貶;八大公股銀行近3月買多賣少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國安基金11日召開第三季例會,預計在會後公布最新財報,並揭露4月中旬停止護盤後的退場進度和績效。這次例會遇到以巴衝突爆發,國安基金官員指出,討論全球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是國安基金例會的例行公事,因此這次也將提到,據目前觀察,以巴衝突發生後,美股表現還算平穩。

2.雙十連假結束,加上爆發以巴衝突,台北股匯市11日開盤波動恐加劇,在資金避險情緒下,匯市恐再現變盤補貶可能。匯銀主管預期,「周三匯市開盤恐不會如上周平靜」,且因周一、周二休市,本周僅剩三個工作天,交易相對集中,整體就看全球匯市走向,震盪預料加大,估計在32.1~32.33元區間波動。

3.台股近期走勢偏弱,八大公股銀行買多賣少,觀察八大公股券商近三個月(7月6日至10月6日)共65個交易日動態,有高達45天買超,僅20天賣超。公股銀行一般喜愛在台股偏弱時買進,顯見這三個月公股認為可逢低買進的趨勢較明顯,近20個交易日共買超474億元。

4.以巴爆發衝突,中東局勢再度緊張,近日國際油價開盤後就飆升,一向被視為避風港的美元與金價也再度走高,投資人考慮搶短。

5.商保補健保露曙光!據悉,健保署已和金管會達成2大初步共識,第一是爭取保險業者同意調整醫療險保單費率,將門診治療納入理賠範圍;第二將與保險業者協商,進一步開放「弱體保單」,讓早期罹癌者也能「帶病投保」醫療險。

6.總統蔡英文10日在國慶演說中表示,在劇烈變遷的兩岸及國際情勢下,台灣經濟展現強大韌性,成為驅動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關鍵力量。台灣GDP規模今年預計將突破23兆元,平均經濟成長率站穩四小龍之首。

廣告

7.聯準會(Fed)今年續升息,美元強勢不變,資金因此續湧向債券,使得8月底壽險保單解約金約8,427億元,今年恐破兆元,將是史上首次連兩年解約金逾1兆元。另至8月底壽險資金仍呈現淨流出(總給付大於總保費收入)約764億元,但已較去年第四季緩和,加上利息收入與投資收益支應,不至於出現現金流量危機。

8.近年屢見台灣大型企業、高科技大廠遭駭被勒索天價贖金,政府開始制定法令規章要求企業落實資安策略,帶動台灣整體資安意識和資安產業動態大躍進。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全方位資安監控服務商,安碁資訊總經理吳乙南和其強大的資安團隊,在數不清的大小資安戰役中、不知扮了幾回救火隊,但依他觀察,許多企業資安意識、落實速度,時至今日仍如牛步緩行。

9.交通部加速2030年客運公車將全面電動化,估計十年推動期間可帶動國內產值1,700億元效益。瞄準電動巴士商機,台塑集團、中油加速推展電池材料耕耘,台塑新智能、北基也與台灣各家電動巴士、儲能案場洽談合作,多路部署政策利基。

10.記憶體廠減產效應逐步顯現,包括DRAM和NAND Flash現貨報價揚升,業界看好記憶體第四季價量齊揚,連帶記憶體封測廠第四季營運走出上半年谷底,法人看好力成、南茂、華泰及華東等記憶體封測廠第四季單季營運。(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