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國內消息》中研院下修GDP至3.52%;金管會開鍘利變保單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2022年上半年美國經濟過熱、俄烏戰爭、大陸封控、供應鏈紊亂及全球通膨居高衝擊,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認為,近期國內疫情升溫,加上國內外政經情勢變數,對經濟成長形成壓力,因此將全年實質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2021年底的3.85%下修至3.52%,是目前國內主要機構預估成長率最低的一家。

2.衛福部長及指揮中心指揮官18日進行新卸任交接,副指揮官陳宗彥也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為由,跟隨請辭。卸下雙重身份的陳時中坦言,進入後疫情時代指揮中心有「類降級」味道,未來邊境應分層次開放;而交長王國材也說,邊境開放是遲早的事,已指示觀光局備妥提案解除禁團令。

3.金管會保險局罰鍰下半年上「大菜」。據了解,已有至少十家壽險公司收到陳述意見通知,要求說明違反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平穩機制的原因,保單簽署精算人員及投資人員亦被要求交出地址,即要開罰及寄罰單的前奏,保險局有意十家一起罰,一次說明清楚、畫出紅線。

4.利變保單有助降低壽險業平均資金成本、拉高資本適足率(RBC),且未來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時,可用美元利變保單降低目前幣別錯置風險,壽險業視為2026年1月1日之前的業績「蜜糖」,因此哀求金管會此次「不要開罰」,或只要限制犯規保單就好,以免影響下半年及未來三年的業績。

5.國發會18日審查通過明年度重大公建及前瞻四期預算,主委龔明鑫表示,明年度公建預算,加請增數及特別預算總計高達2,600億元,會比今年高,有助於提升明年經濟成長動能,因應淨零排放,前瞻四期(112~113)也匡列淨零計畫100億元。

廣告

6.中央研究院發布2022年台灣經濟情勢總展望,針對美國聯準會(Fed)加速升息抗通膨,中研院預期,台灣通膨雖相對緩和,但央行為避免利差擴大,仍會緩步跟進升息,且因連帶產生資金外流的情況,新台幣續貶的可能性高。

7.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旗下日月光及矽品積極擴建新廠,繼日月光中壢廠第二園區開工動土之後,矽品精密18日亦宣布進駐中科虎尾園區,第一期土建預估第四季動工,預計總投資金額達975億元,產能滿載可貢獻年營業額達354億元,並為當地創造2,800名員工就業機會。

8.金融類股指數短短三個月拉回25%,挾短線股價跌深、股價評價偏低、全球金融市場回穩有助投資收益、第三季是金融股股息入帳旺季、升息循環持續等五大利多,金融股由富邦金及永豐金領頭大漲,終於收復5日線。

9.近來市場盛傳俄羅斯低價熱軋銷台變本加厲,嚴重破壞鋼市秩序,為此,中鋼再度發出怒吼,將採取必要措施,遏止此種不公平貿易行為。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強調,目前積極蒐集資料,不管從大陸或其他管道轉進,只要查證屬實,且有具體的證據,則將向財政部提出反傾銷控訴,以確保國內的鋼鐵秩序。

10.7月起桃園、新竹縣市、台中、台南及高雄等六縣市實施「囤房稅」,總計六縣市有18.2萬人房屋稅恐隨囤房稅上路而增加,若加計已實施囤房稅的台北市、宜蘭縣、連江縣,以及草案審議中的新北市,十縣市受影響屋主數約36萬人,占全台屋主數4.4%左右。(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