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遠傳走向國際化 用AI做大規模

【時報-台北電】遠傳將走向國際化,做大規模!遠傳21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徐旭東表示,合併亞太電信之後,遠傳「尺寸加大」,策略定調「走向國際化」。

徐旭東強調,遠傳今年市值已經站上3,000億元,在合併亞太電信效應帶動與AI助攻下,未來三年將再創高峰。總經理井琪對於未來三年展望,訂出2025年獲利正成長、每股稅後純益(EPS)超越2023年,2026年獲利力拚二位數成長的新目標。

針對整體電信產業發展趨勢及台灣大的「兩大一中」新說法,徐旭東表示,遠傳以行動業務為主,近年積極發展新經濟業務,「步伐」可能走得沒有那麼快,但是很穩健,遠傳「不計大小 只做到最好」。

徐旭東強調,通訊產業非常競爭、但持續成長,遠傳要繼續成長,不僅在國內擴大規模,還要國際化走向世界。合併亞太電信之後「尺寸加大」,「科技」會是遠傳未來布局相當重要的一塊,尤其是AI。遠傳AI相關IT人員從五年前總經理井琪成立轉型辦公室的50人,目前已擴大至600人規模。

另外,遠傳已在AI智慧電表開花結果,並取得台電158萬具AMI智慧電表的國家級智慧電網建置案。

新經濟營收近年亦穩占遠傳總體營收約20%,合併亞太電信之後,總體營收逐年擴大,新經濟業務預期亦將逐年成長。井琪強調,生成式AI是新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善用生成式AI,相信新經濟營收規模會愈轉愈快,目前遠傳已全方位導入生成式AI在資通訊業務、消費者加值服務。

國際化布局方面,井琪表示,遠傳子公司博弘已於今年興櫃,正布局香港、東南亞市場中,目前博弘是遠傳第一支小金雞,未來,遠傳新經濟業務也會參考博弘模式,先立足台灣、再往國際市場發展,包括5G遠距診療、ESG、低碳節能等資通訊解決方案,日本市場視為海外布局優先考量。井琪強調,過去深耕國內、發展得很好的應用服務,未來往海外發展將水到渠成。(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林淑惠/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