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志聖、由田、群翊技術優勢 先進封裝設備商機贏家(2-1)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高效能運算(HPC)與AI新興應用引爆半導體先進封裝強勁需求,台積電(2330)等半導體大廠積極擴建先進封裝製程,加上設備在地化供應趨勢成型,志聖(2467)、由田(3455)及群翊(6664)挾技術優勢搶進,成為半導體先進封裝製程相關設備龐大商機下受惠者。

全球AI浪潮催動微軟等雲端伺服器大廠積極建置AI伺服器,Nvidia主攻GPU高效能運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AI晶片需求飆升,帶動半導體製程加速往系統級封裝(SiP)、CoWoS、SoIC等先進封裝技術邁進,尤其是在AI晶片生產中扮演關鍵要角CoWos先進(封裝)製程產能更是供不應求,根據Yole Group先進封裝市場報告預估,2022年到2028年複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到10.6%,2028年將達到786億美元,其中用於整合更先進節點的晶片的高端性能封裝,預計到2028年將超過160億美元,佔先進封裝市場20%以上,其中又以2.5D/3D增長最快,2022年到2028年複合年增長率(CAGR)接近40%。

先進封裝需求強勁,吸引半導體大廠積極擴充先進封裝產能,尤其是在CoWos技術領先的台積電,繼竹科銅鑼園區建立CoWoS晶圓新廠,預計2026年底完成建廠,並規劃於2027年第2季或第3季量產,2024年又宣布將在嘉義科學園區設2座CoWoS先進封裝廠,首座CoWoS廠預計5月動工,2028年量產,加上台積電全力扶植台灣半導體設備商,龐大的商機為搭上先進封裝製程高成長列車的志聖、由田與群翊業績挹注新動能。

PCB設備起家的志聖看準半導體先進製程趨勢,2020年與均豪(5443)、均華(6640)組成G2C聯盟,搶攻半導體一站式服務商機,挾Bonder(壓合)、Lamination(貼合)、Peeler(撕離)、Thermal(熱處理)、UV(紫外線)、Wet Process(濕式加工)、Plasma(電漿)多元化技術,在半導體先進設備領域已佔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不僅是台積電(2330)先進封裝製程設備供應商,更是國內極少數同時擁有IC載板、先進封裝、HBM半導體先進製程設備頂尖供應商。

廣告

和志聖相似,群翊早期亦以PCB乾製程設備為主,包括:塗佈、壓膜、熱風、熱板等乾燥與曝光,以及自動化整合等,近幾年亦跨足先進封裝製程,並於10年前開始投入玻璃基板設備開發,但相較於志聖,群翊聚焦在先進封裝製程的基板相關設備領域。

挾「特殊專利光學技術」、為台灣唯一擁有「半導體黃光製程檢測技術」AOI廠的由田,以自身光機電整合技術跨入半導體先進封裝製程領域,WIM系列半導體檢測設備已於半導體封測大廠完成多廠多機量產里程碑,並開始穩定出貨。

由田總經理張文杰表示,WIM系列半導體檢測設備檢出時間、檢出能力等多項指標相對國外大廠毫不遜色,甚至以由田獨家光源組合設計,成功解決原國外廠商無法克服的光阻材料感光等問題,完成各段製程不同缺陷檢出,成為跨足半導體晶圓及先進封裝AOI檢測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