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死了又是詐騙!注意看 這個大學生理財營太狠了!

煩死了又是詐騙!注意看 這個大學生理財營太狠了!
煩死了又是詐騙!注意看 這個大學生理財營太狠了! (mapo via Getty Images)

靜宜大學女學生離奇失蹤,家長報案追查,峰迴路轉,終於得知小孩人在緬甸北部,看新聞報導求援的最新進展竟是執意留在當地,不願回家,是否沈迷於博奕、或是被人能集團控制、或是可能幫詐騙集團工作,眾說紛紜,套句年輕人在臉書上最新流行語,煩死了,又是詐騙!不過,也有些輿論風向開始討論大學教育的失敗,趙姐的小孩跟這位大學女生年紀相仿,感觸很多,我想大學生的通識教育都該將理財課納入必修,且不要坐在教室,講師們都穿著T恤牛仔褲,在戶外露營開講,這點子不錯吧?夠狠吧?

要討好家裡的年輕人,姐還真的常跟他們問現在流行什麼,話說今年寒假我跟小孩說,上這個理財營的課,以後會變有錢,說動小孩報名統一投信舉辦的大學生理財營,股債研究部全體團隊主管擔任講師,報名的學生不多,有一位財經科系教授跟我一樣非常鼓勵年輕人來聽,老師登高一呼果然有用,把會議室擠滿,統一投信總經理董永寬看到年輕人這麼有心學習,隔天周末再加開一場不說,總經理帶隊將理財營開進校園,首站前進台中的逢甲大學。

投信業者願意佛心宣導正確理財觀念是件好事,建議各大學應該常請這些在職場上征戰多年的理財專家辦講座,不只財經科系的同學可以參加,且要吸引年輕人,就像我說的到戶外辦也不錯,重點是很多經理人不見得都是財經科系畢業,不論未來職涯規畫或是如何理財入門,所有學生都可以來聽聽前輩的經驗分享。

我個人的影響力有限,想讓更多大學生了解,在戶外理財營還未開辦成功前,透過這個專欄利用文字還原講座現場,寒假的那一場趙姐剛好也跟著旁聽,主要是好奇在場有十三所大學的學生最後問答時會想問什麼問題,大家如果也好奇跟我繼續看下去。

廣告

問題很多,有關求職問題先跳過,例如如何能成為基金經理人?想了解這個行業的工作內容、職涯發展和資格等等,先鎖定有關理財投資部分,有一題是問到想當專職投資,會建議那些策略和思維?(嗯…..這位大學生應該家境不錯,不是家有恆產可以給他一筆自己玩,就是企業富二代打算自己操作公司資金吧?)

經理人的答案是:投資策略沒有所謂什麼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個性的投資方法。投資是平衡風險與報酬的衡量,首先要了解自己是風險規避者還是偏好者。若是風險規避者,適合較穩健的投資,風險較高或漲幅過高的標的不碰,靜待下一個機會。風險偏好者會追逐當下最強勢的投資標的,但須具備短線操作思維。

接著就有學生問如何做好風險管理,以及風險評估?經理人的答案是:風險與報酬呈現反向,如何在中間找到最適平衡點是重要課題。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首先必須瞭解景氣循環,當景氣循環在高峰,較必須減少風險性資產比例,這也是控制風險的方法之一。進一步可以努力掌握產業動態,了解標的營運的未來發展,能增加對風險的掌控。

上面兩題一直提到談風險,可見只要投資都有風險,用風險來看大學生被投資詐騙或是求職詐騙,最怕的就是錯誤的認知,你以為安全其實風險最高,經理人明確的說,報酬與風險反向,高報酬一定高風險,什麼都不會做也不用做,會給你很高的薪水或很高的利息,那一定有鬼,風險上了天花板。

我前兩天不知為何LINE收到一則訊息,免經驗,月領6萬,年輕人只看標題肯定馬上心動點進去,心想是老天爺厚待你,但都沒聽過現今大學畢業生的薪資水準大概多少?工作性質和內容是什麼?出國工作去的那一國?只能說大學生太天真,我想這不是教育失敗,是政府政策的失敗,一味的畫大餅,給年輕人作夢,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徹底幻滅。

大家都喜歡CP值高這件事,如果免費更爽,其實不要錢的最貴,不只是LINE,FB等各網站平台上免費加入投資社團的廣告,宣稱有投資名人和老師報明牌,叫你加個LINE,連面都沒見過,說可以帶著你投資沒聽過的境外股票和基金,或是虛擬貨幣,你就把錢匯出去,如果這麼做你還是堅信這是很安全,沒風險,還可以很快賺大錢,難怪詐騙橫行已深入校園,如果在場大學生問我,那怎麼樣可以賺到錢?趙姐會勸小朋友先死存錢,與豈都不會,賠掉,甚至被騙光,不如用最笨的方法,姐就是這樣存下人生第一桶金。

有學生問到無數新的財經資料從何處取得,該如何有效解讀及選定重點,如何了解一個產業?一位基金經理人分享個人平常最常做的就是大量閱讀報章雜誌,從報紙得到的資訊較為碎片化,且記者報導可能帶有目的性。較建議看商周封面故事,資訊較有系統性,且涵蓋各國政經事件及產業。若想了解基金,可以看Smart月刊。也可以看巴菲特相關的書,雪球是最好,進階可以看每年給股東的話。因為他見過大蕭條時代,具備豐富的投資經驗。產業動態可以看每日頭條和壹讀。

剛才趙姐不是說免費的最貴嗎?哪有免費參加社團,隨便跟著陌生人買個股票就能賺大錢?想要培養自己的投資魂和做基本功課,先投資自己,付費閱讀報章雜誌和書藉(像姐在經濟日報數位平台的文章就是要付費看,一聽要付錢就…..唉),網路上像YT的確是有很多免費的影片,你也要做選擇,盡信書不如無書,到處亂滑亂看亂聽,不如不看,就死存錢、存定存。切記,越是遊說你免費加社團加LINE,告訴你跟著買什麼你完全沒聽過或聽不懂的海外商品會賺倍數,越是要小心,年輕人都很會利用網路,拜託,查一下該公司是否合法?商品是否被金管會核備?

既來到理財營,最多學生問新鮮人適合那一種基金以及想找穩定獲利基金?強調不求獲利多只要穩定獲利,以及如何入門等等很直白的想要答案。想起以前常常去演講,在座的很多有一定年紀的大人觀眾(可能都是大學生的父母輩)到最後QA時間抓到機會,也是很直接的問明牌,可惜趙姐不會告訴你,讓你失望了,經理人也不會,但經理人談的大方向幫大家做精簡:對於資金有限小資族來說,台股基金就夠了,因為是最熟悉的市場,若有更多資金可以分散到海外,例如全球科技和中國。

很簡單,就自己生長且最熟悉的市場-台灣,這點與趙姐不謀而合,你再往上刷首先必須瞭解景氣循環,當景氣循環在高峰,較必須減少風險性資產,白話意思是景氣爬到山頂你要賣股票,景氣落到容底你反而要買股票,觀察台灣的景氣,有一項政府製訂的景氣對策信號,由小到大為藍燈、黃藍燈、綠燈、黃紅燈、紅燈,景氣最差會亮藍燈,景氣最好時會亮紅燈,景氣對策信號稍落後一個多月,也就是3月的景氣燈號要4月底才會公布,如果沒有意外,應該仍舊續亮藍燈。

目前最新的燈號是3月底公布2月的藍燈,是從去年11月正式從黃藍燈落進藍燈,已連續四個月呈現景氣衰退,不過,大家對升息和通膨、以及台海危機仍怕的要死時,台股卻悄悄在去年10月底反彈了,尤其是科技股,經理人用詞比較專業且文縐縐,趙姐這麼白話大家應該懂了,還有一句經理人忘了提醒,股市永遠先行於景氣3至6個月不等,現大家憂心於下半年至明年可能走進衰退的循環而開始要降息,股市是不是反其道而行?

平常閱讀及吸收資訊,要再學會舉一反三,多面向思考,別一意孤行,投資理財是這樣,在外生活交友也是,謹記風險控管,靜宜大學的小女生,母親節快到了,希望你趕快回家看媽媽。天下父母心,趙姐遊說小孩去上課,說希望你變有錢人,其實從不會這麼想,整個時局對全球年輕人的未來的確感到厭煩,健康平安就是福,別做讓父母擔心的事,在社群平台上說煩死了,別老搬來對媽媽說,煩死了,嫌父母嘮叨,聽媽媽的話,如果什麼都不懂,媽媽叫你別亂花零用錢,把錢存下來,別網路上亂買亂賭亂信,一定對的。

(以上作者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請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PS. 文章也會分享至一姐趙靖宇粉絲團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