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達機電餘壓發電 有助減碳

4月電價調漲加上夏季費率,雙重打壓下,企業營運越來越艱困,重工業首當其衝。從節能到創能,源達機電公司是目前台灣唯一利用冷卻水塔回水與製程餘壓來創能的公司,並在兩年之內,以多元化策略與方式,利用小水力發電/餘壓發電幫助重工業石化、鋼鐵廠用電大戶完成節能減碳的規劃;更在一年多時間內就已經為用電大戶安裝上多套水力發電設備且持續運轉發電中,並申請綠電憑證中(T-REC)。

該公司所建置案場目前在台運行中總發電量每小時達146kW,預計已得標建置中、今年將投入商轉的發電量每小時達830kW,加總發電量約976kW/h,歷史績效所示一年約減碳4,000噸(據民國111年結算)。

源達原本著重在工業客戶的管道設備供應(各式閥門與流量計)和轉動設備節能改造,從中發現工業水循環系統中其實也有水力餘壓可以利用發電,兩年前很快從節能擴大到做創能(綠能)。源達總經理王泓澍表示,客戶對小水力/微水力的接受度在這一年之內很快提升,經過源達的評估及建議,客戶買單率幾可達到八成。尤其是重工業、用電(水)大戶等對於節能減碳急迫性高的產業接受度更高。

王泓澍指出,在石化、鋼鐵等重工業製程的發電過程會產生很多水力的餘壓,以前用減壓裝置來消耗餘壓,現在著手改善製程就可以有很好的節能成效,也可利用餘壓直接發電,方法很多元。源達僅以冷卻水塔的回水管或補水管管末餘壓發電應用,就拿下石化集團的好幾個節能創能計畫案。

王泓澍說,一般會根據案場的實際情況提供節能或創能方案,有些案場條件下也會優先建議客戶做創能,可產生更大效益。源達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案,是經過製程熱交換後回到冷卻水塔的回水餘壓做為發電的改造;另外用電大戶也會引進廠外的水源補水則也可以用以發電。他看好小水力未來的發展;目前海外市場已有多個評估案,會堅持全力投入相關領域。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界關切能源政策 劉德音喊話 超前部署電力
斷鏈+疫情 Q3全球貿易量萎縮
三利多助攻 台積電再展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