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碳中和研究院:陸光熱發電成本 尚有一半下降空間

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近日公布「中國碳中和目標下的風光技術展望」,其中對「光熱發電」這一小眾可再生能源路線發展作出預測。報告指出,預計到2030年,光熱發電的度電成本可降至每度人民幣(下同)0.7元以下,2040~2050年下降到每度0.35~0.45元。也就是說,大陸光熱度電成本至少還有一半的下降空間。

界面新聞報導,光熱技術又被稱為「聚光太陽能發電(CSP)」,利用光學原理令大面積的太陽能集中,再由光熱轉換原理令太陽能換化為熱能,熱能通過熱機驅動轉換為電力。

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助理、環境學院教授魯璽表示,光熱發電具有長週期、大容量儲熱的特點,可以提供24小時穩定電力,發揮煤電機組基本負荷的供熱作用。光熱電站可以利用儲能系統雙向連接電網,與風光互補發電,提高間歇性的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比例。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志峰表示,大陸共有42個光熱發電專案正在建設。不過,目前大陸的光熱發電行業尚處於大規模推廣的初期階段,不具備成本優勢,未實現成熟商業化發展。

報告稱,光熱發電的成本降低主要有三大驅動因素:一是研發和示範專案所帶來的技術創新和提升;二是工業化的大規模生產帶來的產品元件成本的下降;三是更大規模電站的開發帶來的規模化效應。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這家是小一號的廣達?謝金河曝AI王牌戰略 恐改變股價命運
00927、00881、00929都不是對手!殖利率>9% 這檔半導體ETF天菜太狠了 不敗教主:無痛打包護國神山群
40歲不買高息ETF 還要出清開發金 2024存股大盤點 獨重押這2種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