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蹲號子了 券商紛裁撤營業廳

因應電子下單比重今年突破8成,八家券商營業據點改為免設營業廳。圖/本報資料照片
因應電子下單比重今年突破8成,八家券商營業據點改為免設營業廳。圖/本報資料照片

因應電子下單比重今年突破8成,證交所公告,已有富邦、國泰、群益金鼎、中信、京城銀、台中銀等八家券商營業據點改為免設營業廳,另玉山證券則一口氣申請六家免設營業廳,免設營業廳已成證券業未來發展趨勢。

過去證券商營業據點愈多,在談併購時愈有身價已成歷史,隨著電子網路下單時代來臨,到營業據點看盤的投資人愈來愈少,而擁有龐大的營業據點的早已不吃香,各大證券商合併後,紛紛裁撤沒有效益或據點重疊的據點。

在民國79年證券商曾達384家,可說是證券商的盛世,總公司加計營業據點曾遠逾1,000家,但之後受到台股成交值急速萎縮,各券商倒的倒、併的併。

證交所統計,到今年11月底,證券商只剩下67家,其中外資券商有14家,本國券商只剩下53家,而總公司及營業據點合計為873家。

近年刮起電子網路下單風潮,證券商新設據點,已漸朝向免設營業據點,不僅如此,從109年開始各證券商陸續掀起「遷移營業處所」,並「申請變更營業項目為不接受客戶當面委託免設營業廳」。

依證交所統計,第一家是109年1月6日群益金鼎證中山分公司遷移並免設營業廳;第二家是108年6月8日台中銀證券中壢分公司;110年3月29日群益金鼎證經國分公司;110年10月25日群益金鼎證新店分公司;京城證券111年8月1日受讓富隆證券經紀業務(改為南京分公司)。

今年則吹向大型金控,112年5月2日中信金控旗下的中國信託證券新竹分公司;112年10月23日國泰金控的國泰證券松江分公司;以及即將於112年12月25日富邦金控的富邦證券八德分公司。

相關人士指出,隨著券商電子下單比重突破8成,各券商紛紛撤櫃檯,預期將可省下龐大人力及物力,包括營業櫃檯人員、辦公室房租等,營業據點坪數可少約一半,只要後檯工作人員辦公空間即可,有助提升證券商獲利。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海外交易熱 前11月複委託衝4兆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
hold不住!最賣進口車也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