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維熊觀點:1970年代舊思維,解決不了當前台灣經濟問題

林建山在二月二十四日為文〈臺灣經濟政治冰寒期〉指出台灣經濟的漸凍症「根本原因出於過去20年國內投資大萎縮,產業經濟及出口部門大頹退,政府生產性投資支出完全被非生產性社福支出取代,而國民消費在經濟信心不足情況下,也根本發揮不了其既有比重份額不高的丁點作用力。」其又提出要挽救台灣經濟,必寄望於製造業部門的復甦,以出口帶動景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提出三個條件:一、提出民間投資必須增加;二、對外出口要大幅度提升;三、減少不具生產性的社會福利支出,轉而增加政府基礎建設支出。他接著指出新政府的環境保護政策,諸如非核家園、石化產業總量管制,只會讓台灣經濟深陷冰凍期。

如果將林建山的繁複華麗作文詞藻刪除,我們就可清楚看出,他的說法正反應中國國民黨1970年代經濟政策的舊思想,詳述如下:

一、揠苗助長式的出口導向

當舊國民黨政府採用揠苗助長式出口導向經濟政策,一個1980年代的畸形經濟就出現。首先為了擴大出口,中央銀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幣值,貨幣供應量大增,導致1980年代初期房價與股價開始急速上升,金錢遊戲盛行,時代雜誌還戲稱ROC是Republic of Casino。資產泡沫化之後,接踵而來的是 1990年代資產泡沫破裂帶來的股市劇跌與長期房地產不景氣。由此可見,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不但引來貿易對手國的經濟制裁,更是造成當時貧富兩極化 ─企業出口旺盛,獲利優厚,人民卻得面對節節高漲的房價,無殼蝸牛運動因此而生。今日中共經濟的窘境,其實就是台灣經濟從1970年代到1990年代的翻版。

舊國民黨政府為了助企業主降低勞動成本,刺激出口,禁止勞工組織成立。當勞工沒有勞動契約的談判權力,他們就成為企業主剝奪壓榨的對象。這時候勞工不但經濟權益無保障,連工殤都求告無門。直到李登輝總統解禁之後,爭取勞工權益的勞工運動才得以出現。

二、竭澤而漁的經濟行為

舊國民黨政府與部分企業目光如豆,為了眼前的出口賺錢,將台灣的美麗河川當成免費財使用,台灣各河川在1980年代已經遭受嚴重汙染,2000年民進黨執政之後才開始大力整治河川,直到如今仍然無法完全恢復原狀。而工廠帶來的空氣污染更加重附近居民罹患癌症的比例。舊國民黨這種愚蠢的出口導向政策,換來的是企業主虛幻的美金紙鈔,犧牲的是台灣百姓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與身體健康。當前擁核者的思維,又是不顧台灣生態環境永續經營,炒短線、竭澤而漁行為的再現。

蔣經國與孫運璿,一九七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兩大推手。(國民黨黨史會)
蔣經國與孫運璿,一九七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兩大推手。(國民黨黨史會)

蔣經國與孫運璿,一九七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兩大推手。(國民黨黨史會)

三、劫貧濟富救企業

為了提供富人投資的誘因,政府提供各種減免稅及補貼的產業政策。再加上富人鑽稅目漏洞,「避稅有方」;受雇者的所得稅卻一塊錢都逃不掉,反而變成政府的主要稅收來源,造成賦稅不公;國民黨政府卻又拿受雇者的納稅金額去救即將倒閉的企業,貧富差距不擴大也難。

四、將人當作無生命的工具

當政者與企業主將人當作工具來看待,沒有利用價值的工具,必然被當成廢棄物丟棄。林建山與國民黨的這種價值觀,當然會認為社會福利支出是一種浪費。國家政策只維護統治階級和商人的利益,這和孔子天下為公的治國理想「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完全相反,更與近代民主國家「人生而平等」的博愛思想牴觸。林建山的舊國民黨思維將出口當成生產的目的,將賺錢當成出口的目的,無視於經濟學界早將提升社會福利當作經濟發展的目標,社會福利必然包括環境品質、生活品質、勞工與消費者權益,貨幣收入只是其中一項而已。

五、增加生產要素的無腦投資型態

當台灣不斷依賴擴建公共工程、增加機器設備與人力的投入來提高產值,經濟理論所預測的報酬遞減率遲早會出現。1980年代末期,勞動力不足與企業報酬遞減的問題在各個產業一一出現。再接下來的年代就是台商群牛狂奔中國的時期。

倒因為果

以上國民黨的舊經濟觀念,正是導致過往20多年來台灣企業大量外移中國、台灣內部企業投資劇減,台灣經濟產生漸凍症的原因。林建山倒因為果,反而建議採用國民黨1970年代的舊經濟思維來解救台灣當前的經濟困境。本質上,他的建議與馬英九過去八年想靠與中國經濟合併,來挽救台灣經濟的政策同屬一個模式,他們兩個的思維都是想回到過去。

台灣經濟冰凍的源頭

國民黨想回到過去的國家經濟策略思維就犯了策略理論所說的大忌「複製過去策略者必倒」;更嚴重的是,這種舊時代的國家經濟策略思維宛如替台商建造一個溫室,溫室裡成長的台商花朵無法承受民間自主產生的環境、勞工與消費者權益覺醒的「台灣風暴」,更不用說來自四面八方的各式各樣「全球風暴」。策略大師波特(M. Porter)曾提出一個理論:一家競爭力強盛的企業往往來自於它接受挑戰,跟隨母國經濟環境一同演化成長。1980年代末期,國民黨舊政權下台,李登輝總統放手讓台灣民間各種環保與勞工的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卻將社會運動的正面力量當成台灣投資環境惡化,天天鼓吹台灣企業赴中國投資。李登輝總統的「戒急用忍」政策被這些統派人士抹黑成「鎖國政策」,他們這種「復興中華帝國」的意識型態宣傳,完全和策略大師波特的理論相反。誰是誰非?

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奠定台灣基礎。(蔣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官網)
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奠定台灣基礎。(蔣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官網)

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奠定台灣基礎。(蔣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官網)

早已破碎的中國夢

當今競爭力最強盛的台灣企業,如台積電、大立光等,過去近30年都是堅守在台灣發展。再從個案角度轉到台灣企業的整體獲利率來看,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早在10年前的年度調查報告(2,005年12月)就指出:「對臺灣企業集團投資中國的調查顯示,低純益率、近4成企業虧損的調查,打破一般認為大陸生產成本較低,企業投資獲利率必然高於台灣的鐵律,且大陸的虧損事業若不能儘早改善,勢必也將會對集團獲利產生進一步的侵蝕。針對台灣250大集團企業調查顯示,集團企業過去3年投資大陸的獲利平均純益率都不超過4%,且有近4成的集團大陸經營出現虧損。此外,若由台灣集團近3年投資大陸的負債比較來看,2004年在大陸負債總額規模擴增到新台幣1.367兆元,負債比率達66.81%;若與台灣全體產業(不含金融及保險業)的平均負債比率46.65%比較,也顯示集團投資大陸整體負債比率顯得偏高。而雖然這些債務不在台灣,不過其中負債金額包括應付台灣集團母公司或其他台灣關係企業(或關係人)的帳款,因此對集團來說,大陸的負債也將成台廠應收帳款上的風險。」(電子時報2005/12/21) 不必等待紅潮興起,十年前台資企業的敗象早已顯露。可悲的是,許多商人到現在還在作中國大夢。

結論:台灣經濟再生的民主之路

台灣經濟再生之路,必須揚棄資源密集式與掠奪式的國民黨舊式生產模式,脫胎換骨,變成知識密集式的生產模式。而要建立台灣社會與企業源源不絕創造新知識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深耕建設性衝突(constructive confrontation)的民主文化是必走之路;民主政治所孕育的創新文化正是一個國家經濟永續發展的磐石,它也是促進公平正義分配的社會機制,這也才符合近代經濟發展的社會福利思潮。

*作者為美國堪薩斯大學產業經濟博士,策略經濟學者


相關報導
李又宗觀點:世間已無孫運璿
費鴻泰痛斥蔡英文 毀掉台灣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