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成臺企避險首選,專家提建議

MoneyDJ新聞 2024-03-18 09:16:14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政府南向政策持續推動、以及製造業分散供應鏈的策略持續發酵,東南亞投資儼然已成近年顯學。近期越發動盪的地緣政治,更讓東南亞成為臺商製造佈局的「避險」首選,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佈之「2023東南亞投資報告」,臺灣位居東協整體外資直接投資(FDI)第8大投資來源國。

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都是近年熱門選項,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對於投資東南亞又有何「眉眉角角」需要留意?以下為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國際事務長暨東南亞及印度業務主管會計師吳偉臺(附圖)提出的建議。

問:投資東南亞有什麼需要留意的細節?

答:臺商在越南、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地投資設廠,在國際財稅法議題上,常會面臨公司設立型態、交易模式、人員派遣、三角貿易及當地法令遵循等關鍵實務營運考量。

現今的新南向各國其特殊且差異化的國情與經商環境與臺商原本熟悉的中國大陸截然不同,臺資集團不宜複製過去在中國大陸的思維來投資東南亞各國,臺資集團總部應加強監管能力,應設定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並配置更多資源來協助管理,諸如:尋求外部顧問協助評估風險且建立制度、對海外據點進行稅務健檢了解目前風險、導入數位化管理系統等,以健全臺資集團在新南向各國的供應鏈布局。

問:東南亞各國投資優惠與租稅補助上有哪些亮點?

答:越南目前為臺商製造業首選國,2023年臺灣更是越南FDI前五大來源國之一,越南政府提供的企業所得稅優惠,臺商一般得以因特定地區或產品類別適用,需特別注意優惠期起算時間點,是否符合當地規定。另外,外資企業在越南設立登記需申請IRC投資執照及ERC營業登記執照,需留意註冊資本金到位時間。

廣告

泰國政府為了吸引外資投資,實施各項投資促進策略和優惠獎勵措施,包括「泰國4.0計畫」和「生物、循環及綠色經濟」(BCG)等,這些政策利多都是臺灣企業布局泰國的良機。外資企業在泰國投資須注意的關鍵事項包括外資投資限制、土地法令調查及購買土地規劃、環評法規、申請BOI投資優惠策略及使用,審慎評估設廠地點,並建立整體投資規劃與時程。

印尼除了擁有充足的勞動人口,更是全球最大的鎳礦生產國之一,而鎳礦是生產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材料,因此積極向外資招手並建立具有價格優勢的電動車及電池相關產業,是印尼政府近期重點發展的產業。近年來印尼政府推出的綜合法案放寬了外資投資限制及相關稅法的修訂,皆大幅改善經商便利度和投資環境。

馬來西亞是東協地區中司法環境相對安全的國家,以全球競爭力與經商便利度來看,馬來西亞為東南亞地區排名第二,投資環境相對透明,且外匯管制開放。以稅務的觀點來說,馬來西亞的租稅優惠非常具有吸引力,只要符合新興工業地位之產業,不管是新投資或是再投資擴廠都能享有相關的租稅優惠。

問:各個主要的國家市場分別有那些優劣之處可供參考?

答:電子產業在北越建立生產聚落最為明顯,主要是越南勞動人口成本相對低、對外簽署多項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北越地理位置與中國大陸接壤等誘因。隨著高耗電等半導體產業大量進駐越南,以及經濟發展帶動民生用電增加,電力供給議題已成越南政府在基礎建設上迫切改的議題。

泰國有「亞洲底特律」之稱,其具有競爭力的勞動人口及成熟的汽車工業技術發展,為汽車產業提供了國內上下游完整的供應鏈發展優勢,憑藉著車用電子商機崛起及泰國政府政策加持,近年來泰國更是PCB產業上游移轉供應鏈的首要選擇。

馬來西亞與華人文化相近,中英文皆可溝通,對臺商是相對親切的投資地,馬來西亞且有東方矽谷之稱的檳城具有完善的電子產業供應鏈,更是臺商主要發展的潛力產業領域。

問:東南亞各國的勞動力素質的特色與差異,您有怎樣的觀察?

答:東協國家以菲律賓、印尼及越南仍具有人口紅利優勢。不過中高階專業人才缺口,高端技術勞工素質有待提升等一直是東協勞動力市場主要挑戰。例如,越南在零件進口方面與中國毗鄰、其在電子和紡織品方面的供應鏈發展完整,近期更是積極與美國簽署相關合作備忘錄以擴大航空和半導體行業的商業關係,但其相關優勢都需要同步權衡其國內人才技能發展是否到位,特別是近期大量的電子廠湧入北越設廠,超過了當地區現有人才庫中可用技能的數量,導致人力需求的激烈競爭。

臺商不但要直接面對歐美集團的價格競爭壓力,還要與與日韓集團搶人才,同時面臨臺灣內部熟悉東南亞市場的人才稀缺,皆加深當經營管理難度。

(圖片來源:資誠)

延伸閱讀:

時碩工業將赴泰國設廠,預計明年下半年投產

廈門國新可能損失已提完;國統爭取兩大海淡案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