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晏民專欄-五大關鍵牽動全球股市表現

2023年全球股市的優異表現可謂出乎意料,除了美國股市表現優於整體外,歐元區、日本和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股票表現也不遑多讓,中國股市是唯一下跌的主要區域股市,反映了中國國內經濟復甦乏力,未能滿足投資者對其經濟重啟過程中強勁復甦的期待。

美股四大指數除道瓊的漲幅僅14%外,其餘三者的漲幅高達2~6成,這反映AI狂潮推動七大尖牙股大漲外,也支撐提供AI軍備的半導體股迎來資金的強力追逐。歐元區漲勢最優異者為希臘與西班牙,分別有4成與2成以上的漲幅,這反映全球經濟解封推動報復性旅遊所帶來的熱潮。日股則因巴菲特的加持以及經濟逐漸走出30年通縮陰霾而大漲近3成。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表現相對優異者主要是墨西哥、台灣、巴西、南韓、印度等,背後除反映「中國加一」的供應鏈移轉趨勢外,關鍵就在AI推升的結構性趨勢。

展望2024年,全球股市表現的關鍵在於:1.美國經濟是否延續軟著陸。2.美國聯準會降息的時機。3.美國科技七巨頭的業績表現。4.美國總統大選。5.中國經濟是否振衰起敝。

2022年初以來美國聯準會藉由激進的升息來緩和物價壓力,同時希望經濟不造成萎縮,這種理想的情境即為經濟學家所謂的軟著陸。過去半世紀的經驗,這種理想情境幾乎微乎其微且僅發生在1994~1995年的那段時間。時任聯準會主席的葛林斯班把基準利率由3%提高至6%,成功達成經濟放緩目標,且並未扼殺成長動能。至於本次美國經濟能否在2024年依然如2023年般地安穩度過,需持續觀察。

廣告

最近一次(去年12月14日)聯準會利率會議釋出超級鴿派前瞻指引,帶動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於2024年第2季正式展開降息,由此推動全球股市於去年的最後兩個月迎來慶祝行情。利率交換市場目前押注聯準會2024年全年將降息約6碼,是聯準會官員預測降幅的兩倍;同時也押注今年3月將開始進行降息。在今年3月的利率決策會議之前將會有三份的就業報告出爐,若勞動市場惡化且通膨降溫將給聯準會降息的理由;若勞動市場強勁或通膨捲土重來恐將大幅降低聯準會降息機率。

伴隨AI題材爆發,美國大型科技股股價沾光,尤其是蘋果、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NVIDIA、Meta和特斯拉等七檔重量級科技股,2023年全年上漲逾40%至240%不等,而大盤標普500指數2023年強漲23%,有高達四分之三的漲幅來自於七巨頭的貢獻。

儘管AI熱潮帶動七巨頭股價水漲船高,但以AI長線趨勢不變來看,2024年七巨頭股價仍有機會持續攻高。市場共識這七大巨頭2024年獲利預估將成長22%,預估本益比(PE)除了Tesla偏高之外,其餘則落在20~30倍,目前的評價水準相較過往科技狂潮締造的50~100倍,並非泡沫。

歷史經驗顯示,美國現任總統競選連任的大選年通常是股市利多,部分原因是現任總統常在大選年會實施新政策或推動降稅以提振經濟和信心。1949年來,標普500指數在這些大選年平均上漲近13%,優於長期平均(所有年份)的11%。

中國經濟復甦乏力的關鍵在於信心的缺失,民間的消費與投資的信心自從政府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一連串的監管政策後即延續疲態,尤其房地產債務問題始終未獲得解決下,2024年的經濟復甦道路依然崎嶇。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外資期現貨 由空翻多
缺料 全球伺服器市場下修7%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