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AI的人正在變多!吳恩達:會用AI的人,將取代不會用的人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商益獲授權轉載。

人工智慧(AI)迅速崛起,部分人士擔憂影響人類生存,「Google 大腦」之父吳恩達受訪說,人類有足夠經驗,善用比自己更強大的工具創造福祉,預期未來 AI 會成為全民工具,通用人工智慧(AGI)至少 30 至 50 年才會實現。

在舊金山和矽谷,只要有吳恩達(Andrew Ng)演講的場子,總會看見一群人排隊等待請益。吳恩達 2011 年開啟 Google 大腦(Google Brain)研究,用深度學習技術推動人工智慧系統革新,享有 AI 先驅的美名。

創辦線上課程平台 Coursera 、DeepLearning.AI 公司

他也是許多人的 AI 大師,在史丹佛大學任教外,還透過自創的線上課程平台 Coursera 和 DeepLearning.AI 公司,向大眾傳遞 AI 新知技術,許多人自聊天機器人 ChatGPT 問世後陷入焦慮,他則告訴大家,「不用驚慌」。 22 日,吳恩達於訪台前,在矽谷辦公室接受中央社專訪,早晨 9 時,他已開完一場會議,忙碌如他,神情卻未見一絲急促。

訪談中,吳恩達對 AI 未來可能創造的機會,多次以「興奮」來形容。

AI 會讓人類滅亡嗎?吳恩達:為了生存反而應加快腳步

不過,過去至今,許多思想家,都曾對 AI 發展提出警告,甚至有所謂「人類滅亡之說」,回應此看法,吳恩達以溫和堅定口吻表示:「我看不出任何構成生存風險的跡象…我跟很多人聊過,但我真的不會這麼解讀。」

廣告

吳恩達說,人類有過許多經驗是來自控制比自身更強大的事物,例如,面對公司這個比任何人都強大的組織,人類不僅經營它,還能用它來造福大眾,「面對 AI 也是一樣的道理,人類能使用 AI,並讓 AI 解決生存問題」。

他指出,「人類面臨許多問題,包括疫情和氣候變遷,AI 可以扮演解決問題的要角」,若從人類生存角度來看,「AI 發展反倒應該加快腳步」。

至於 AI 取代人類工作機會的隱憂,吳恩達認為,AI 或許會取代少部分的工作,但是「會用 AI 的人,將取代不會用 AI 的人」,而懂 AI 的人正在變多。

吳恩達補充,隨著技術進展,使用 AI 的門檻降低,加上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握有數據,如果僅需基礎的 AI 技術,便能使用 AI 來處理自己的數據,客製建構自己的 AI 系統,將能「提高自身生產力和優勢」。

他比喻,「AI 工具之強大,就如同識字,數百年前人類開始學習識字」。

吳恩達觀察,趨勢已在變化,「全球越來越多人開始學習編寫程式」,他回憶 2 年前,生成式 AI 還未崛起,當時他認為,編寫程式是項有難度的專業,學的人不需要很多,但當生成式 AI 出現後,懂一些程式便很有價值。

超越人類的 AGI 快來了嗎?吳恩達:至少還需要「30~50 年的時間」

近來,AI 等技術應用突飛猛進,令不少科學家樂觀期待 AGI 大約再過 5 年左右就會實現。AGI 的廣泛定義是指,未來 AI 系統可以勝任和人類一樣、甚至超越人類表現的智能感知任務。

吳恩達笑說,「他們很可能把 AGI 的定義簡化了」。他舉例:「我們現在要完成博士學位,大約要花 5 年時間做研究,但 AI 機器人要達到這樣的水準,似乎還很遠,雖然我還滿期待看到 AGI 被實現。」

10 多年前,吳恩達就向 Google 高層提議「訓練神經網絡」來解決 AI 系統所遇到的問題,並指出,如此一來,將有可能實現 AGI。

他告訴中央社,AGI 的標準是很高的,預測至少還需要「30 年到 50 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實現。

責任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AIGC年會現場報導:打造AI時代思維,讓創意成為你的武器!
【GAI 2023】AIGC年會Day2:AI教育現場與人類必備的技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