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中國持有美債 15年新低

【時報-台北電】美國財政部15日公布3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隨著第一季美債價格大跌,美國主要海外「債主」在當月紛紛增加對美國國債的持倉力度,但美國第二大債主中國,當月仍選擇進一步減持,總持倉規模降至15年新低。

TIC報告顯示,中國3月減持美國國債76億美元,總持倉規模降至7,674億美元,是今年1月來連續第三個月減持,持倉規模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

外媒引述分析師表示,減持美債符合中國海外資產配置多元化的大方向。一組對比顯示,在減持美債的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正連續大手筆買入黃金。截至今年4月底,人行的黃金儲備規模已達7,280萬盎司。較3月底上升6萬盎司,連續18個月增加。

另根據統計,中國第一季共拋售553億美元美國國債和機構債。被視為中國託管帳戶所在地的比利時,第一季則賣掉220億美元美國國債。

分析表示,儘管美國聯準會(Fed)已經接近降息週期,中國仍在拋售這兩種資產,應是明確展現自美元資產分流到其他資產的意圖。他認為,隨著中美貿易戰重啟,中國拋售美國證券的速度可能會加快,特別是川普若再次擔任美國總統的話。

其他債主部分,在美國前十大海外債主中,除中國外,還有比利時和法國進行減持。日本3月增持了199億美元美國國債,持倉規模達到1.19兆美元,為2022年8月以來最高,繼續穩坐第一大海外債主寶座。英國3月增持268億美元美國公債至7,281億美元,持倉規模仍排名第三。

3月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國債規模出現連續第六個月攀升,達到8.09兆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道明證券表示,美國國債出現三個月來最大海外買盤,在連續兩個月美債收益率走高後,看到了一些穩定跡象。(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賴瑩綺/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