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陸多家航空公司重啟招聘 空服員年薪最高33萬人幣

【時報-台北電】新冠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以來,民航市場重回往日繁忙景象,目前大陸國內客運航班量已突破日均1萬架次。在此背景下,因疫情而擱置許久的航空公司人員招聘,也於近期密集啟動。據界面新聞報導,從2022年底至今,已有海南航空、廈門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首都航空、福州航空等多家航司宣佈「招兵買馬」。

從各航空公司開放招聘的職位來看,主要集中在空服員、安全員、地面保障人員等一線職位。為了吸引人才加入,有航空公司在招聘文件中明確提到,為空服員開出最高33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年薪。

疫情三年流失大批空服員

空服員和飛行員同為機組人員,薪資中很大一部分是飛行小時費。但是,由於職能和職位性質不同,空服員的底薪水平、飛行小時費水平與飛行員相去甚遠。

報導稱,以南方航空、吉祥航空為例,業內人士透露,吉祥航空空服員基本工資在3000-6000元之間,疫情前每月飛行小時費可拿到約15000元;南航座艙長和兩艙空服員飛行小時費約為100-110元/小時,明珠艙和經濟艙空服員60-80元/小時。

報導稱,飛行員的薪資水平則要高出不少。南航廣州總部一名飛行員表示,作為副駕駛,他的底薪接近8000元。另據業內自媒體「民航一枝花」匿名調查統計,疫情前即2019年,東航新副駕到手月薪2-4萬元;東航機長到手月薪少則4-8萬,多則8-12萬。疫情爆發初期,2020年上半年,東航機長到手月薪仍在1.5萬-2萬元左右。

由於航班量銳減、飛行小時數少得可憐,低谷期時空服員只能拿著3000元左右的底薪維持生計,有些撐不下去的空服員只能被迫離職、另尋他路。

廣告

受此影響,過去幾年間空服員規模收縮明顯。大陸民航局訊息中心數據披露,截至2019年末,中國運輸航空公司的空服員總數為10萬8683人。到2021年末,中國運輸航空公司空服員縮減至9萬7197名,平均每年流失近5800人。

飛行員數量仍有小幅增長。截至2022年12月,中國運輸航空公司機長和副駕駛人數相比2019年末增加了6000人左右。

補充血液、提前儲備人力

航空公司對空服員的需求量一向較高,在航空公司各類職位裡,空服人員隊伍最為龐大,地勤人員、機務人員等位居其後。大陸國有三大航(國航、東航、南航)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三大航客艙服務人員數量都在2萬名以上,在員工總數中佔比達到22-27%。

隨著民航市場加速回暖,航空公司招聘工作率先啟動的就是空服員招聘,以彌補空服員的人力缺口。

目前,有航空公司空服員已經開啟滿負荷工作狀態。據《央視財經》1月8日報導,廈航北京一名座艙長表示,隨著近一個月來航班量快速增加,她的排班已經恢復到飛4休2(飛行4天、休息2天)。「之前少的時候1個月才飛行7小時左右,現在基本上能飛行60個小時,每周4天都有航班任務,都能飛滿。」

隨著「五個一」、入境集中隔離等國際客運航班管控政策取消後,國際航線市場也在逐漸恢復,當前已有不少航空公司宣佈恢復或者增加國際及地區航班。運力回升的同時,也要求客艙服務和保障力量及時到位。

海南航空空服員招聘開闢了外語特長空服員專場。海南航空方面稱,將公開招聘外語特長空服員180名,包括英語164名、法語5名、義大利語5名等,要求教育背景為英語及相關小語種專業。

對此,民航業內人士李瀚明分析:「各航空公司開始恢復空服員招聘,顯示出他們對於市場恢復普遍感到樂觀,希望儲備更多的人才,應對市場對長距離國內航線和國際航線的需求。」

據瞭解,2022年夏季歐美民航市場迎來全面復甦,但是由於機場和航司準備不足,出現大量的飛機延誤、取消以及行李托運延誤等事件。(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藍孝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