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點亮共同記憶 第11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在滬舉行

【時報-台北電】在傳統節氣清明來臨之際,第11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31日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舉行,近40位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圍繞著清明習俗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兩岸文化認同等議題展開討論,還有數十位兩岸學子一起參與祭祀黃帝的儀式,傾聽親歷者的清明故事,加入清明文化的學術研討。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台灣章亞若教育基金會、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總會合作主辦,來自海峽兩岸的100多位專家學者、文化人士以及學生代表參加了論壇相關活動。

在本屆論壇的主題大會上,3位不同經歷背景的講者,分享了他們促成兩岸共同紀念抗日英烈、志願守護革命先烈設施、探尋「跨海共同體」的親歷故事。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執行院長李秘表示,我們要點亮記憶,守護住共同的根脈,增進親情,開創出共同的未來。

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的宗旨是建構清明文化的時代意義,不斷夯實兩岸關係的親情基礎,為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找到新的增長點。在學術研討會環節,近40位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圍繞著清明習俗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兩岸文化認同等議題展開討論。

專家學者認為,隨著地域變化和時代變遷,清明習俗呈現出了一定的多樣性,但「慎終追遠」的精神內涵沒有改變,兩岸血脈相連的本質特徵沒有改變。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指出,清明,承載著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和血脈親情。(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朱紹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