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董座估能源及新創事業仍有5-10年成長曲線,今年業績持續成長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大亞(1609)董事長沈尚弘指出,能源及新創事業會讓大亞再走5-10年的成長曲線,能源事業會持續成長,23.3MW的光儲合一標案4月加入商轉,電纜看樂觀,漆包線則會逐漸復甦,新創事業也不排除持續處分持股;另外,隨電動車供應鏈進軍海外市場,無人機、低軌衛星相關供應鏈也會切入,今年能源事業會一季比一季好,整體業績盼可維持去年營運高峰。大亞2023年營收264.36億元,年減1.17%,毛利率13.15%,年增5.01個百分點,營業利益15.38億元,稅後純益27.62億元,年增228.2%,每股稅後盈餘3.91元,優於2022年的1.24元,獲利創新高。

沈尚弘指出,2023年為集團邁向能源鏈領導品牌的元年,線纜本業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需求穩定;電力通信事業群年產能高達3.1萬噸,市佔率達13.24%,業績表現創集團新高;漆線事業群市佔率為34.24%。

在能源事業領域部分,截至2023年底大亞集團共有74座屋頂型、地面型太陽能電廠,投資太陽能發電案場總裝置容量達到212MW,除推動光電發展外,儲能設備亦為發展重點,2023年完成儲能系統指標性項目,包含大亞保安4.5MW及大亞歸仁2.5MW電網調頻輔助服務,目前集團AFC容量已達13MW,儲能系統達36.5MW,同時也持續開發百萬瓦級大型儲能不斷電系統(UPS)。

展望2024年,沈尚弘指出,集團以最大產能優先提供345kV超高壓電纜配合台中電廠進行低碳轉型。漆包線事業群去年受到景氣不理想下滑,不過今年可望逐漸復甦,未來漆包線將開拓新能源車、無人機及低軌衛星等相關漆包線產品的推廣銷售。綠能則目標加速中部地區大型案場的建置與開發。

能源產生方面,雲林漁電共生案場今年年底取得籌設許可,預計2025年8月取得施工許可,2026年8月正式掛表,達成2026年500MW的目標。能源儲存方面,目前大亞集團旗下智璞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大台中區,開發100MW E-dReg儲能系統,台中龍井案場已於今年3月11日正式動土,預估未來每日可提供約20萬度總儲能量,相當於約2萬戶家庭的每日用電量,並提供24小時電網自動調頻輔助服務,2025年6月將可上台電交易平台,為電網提供靈活能源調度與發電效率。

沈尚弘指出,現階段將持續推動大亞關廟廠2.5MW靜態調頻輔助服務建置工程,也將爭取台電區域電網儲能計畫及大學校園儲能微電網計畫,開發大型儲能主動平衡電池管理系統產品和其他業界儲能專案。未來大亞集團也將繼續參與光儲投標案,協助國家電網發展。其他再生能源部分,包含地熱、氫能、小水力、海洋能等開發機會亦將評估發展可能性。

新創事業部分,沈尚弘說,出售保瑞(6472)股票不到持股四分之一,其餘沒有出售但可以承認收益,對其前景持續看好,至於穎崴(6515)出售較多,已調節到剩下四分之一持股,未來也會在醫藥、生技、製造等持續佈局,新創事業未來仍謹慎樂觀。

此外,大亞去年底董事會通過投資永續創新能源科技產業基金,預計投資金額逾4.5億元,可望為最大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