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井泵浦預計12/18興櫃轉上櫃交易

大井泵浦26日宣布,配合上櫃前公開承銷,對外競價拍賣3,400張,競拍底價40.8元,承銷價暫定為51元。11月28日至12月2日競拍,12月4日開標;12月6日至10日辦理公開申購,12月12日抽籤,預計12月18日興櫃轉上櫃掛牌交易。

大井泵浦前三季合併營收12.27億元,創同期新高,EPS達2.66元,賺贏過去年度2.07元。前十月合併營收13.41億元,年成長16.04%。

大井泵浦總經理黃錦雲表示,大井泵浦結合物聯網(IoT)技術的全新泵浦產品解決方案,讓客戶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或平板,即時監測泵浦的運作狀況,並能提前預測必要的維修需求,降低停機風險,提升生產效率,不僅提高客戶體驗,也同步強化產品市場競爭力。在製造上,公司亦投入資源開發高性能複合材料,此舉不僅提升了產品性能,也降低生產成本。

黃錦雲指出,高性能複合材料在耐腐蝕、抗磨損特性上遠勝於傳統材料,其具有重量輕、耐化學性佳且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該材料設計應用在泵浦水機身及底網座,並考量客戶需求及落實ESG概念,免去白鐵、鑄鐵生產時所耗費的工序、汙染及大量的碳排量,泵浦水機身的重量更減少了60%~70%,大幅度縮短料件準備週期,達到節能、穩定、可靠、安全、環保等五大訴求,延長泵浦使用壽命並減少維護需求。高性能複合材料的使用使得產品設計更具靈活性,能針對不同市場需求進行定制化調整。

大井泵浦利用新型複合材料的高可塑性,實現射出成型免加工,大幅縮短交期,從傳統的4~6個月縮短至僅需4~6天,顯著提升出貨效率,符合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更進一步優化泵浦部件製造成本。

大井泵浦表示,近年來不論是民生產業或是科技產業對於水泵的需求持續攀升,為應對未來訂單增長及提升生產效率,公司正在興建中的高雄環球廠也將引進智慧製程與高附加價值產品線,透過物聯網(IoT)技術整合產線數據分析,並導入自動倉儲系統,可望顯著提升產能與存貨管理效率;該廠預計於114年下半年完成產線布建並取得使用執照後小量投產。

大井泵浦指出,高雄環球新廠房設備預估每年折舊費用約3,000萬元,考量目前公司營收與獲利表現,預期此資本支出將可在合理範圍內吸收,對公司財務結構影響有限。此外,透過新型複合材料的導入和自動化生產的佈局,也讓公司在生產成本上具備顯著的優勢,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毛利率,增加利潤空間。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富爸爸躺槍?贈與不到244萬竟遭追稅18萬「只因誤踩1地雷」
2024年高薪榜》「傳產大黑馬」超車軟體工程師 10大職務海賺、3行業年終最薪酸
連續32年配177元 「值得一輩子擁有」 3檔只進不出 杜大師:可當傳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