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探搜-經濟軟著陸 美元走弱空間有限

美元指數維持上漲趨勢,要到經濟數據逆轉,或Fed釋出降息意向和時間點,美元才有可能轉向。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元指數維持上漲趨勢,要到經濟數據逆轉,或Fed釋出降息意向和時間點,美元才有可能轉向。圖/本報資料照片

自7月以來,美元上漲超過7%,剛進入第四季,美元指數又創年內新高,一度到達107水平。市場對美元在年底前大漲感到意外,主因是聯準會(Fed)對升降息的看法與市場有明顯的差異。假如這個差異一直存在,美元就會不斷被追捧。

近期市場愈來愈多聲音表達美國經濟可望軟著陸的看法,硬著陸的悲觀氣氛開始減少,因為在Fed維持高利率的現在,似乎經濟也仍在成長,並沒有出現市場預期的企業盈利成長大受影響、經濟成長引擎放緩的現象,同時高利率似乎也暫時沒有導致任何經濟危機。

■關注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

突破5%的影響

在這個環境下,作為全球資產和經濟預期的定價指標,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也節節升高,並已改寫2007年以來新高,到達4.91%,這個態勢下去,突破5%不是難事。

可是,美債殖利率飆升,對經濟真的沒有實質影響嗎?

市場不應忽略的是,硬著陸比軟著陸簡單得多,軟著陸所需要具備條件非常多,這也是為何過去20年,每次都能讓2年期和10年期公債殖利率倒掛重歸正常化的主因,基本都是硬著陸,也就是經濟危機或泡沫爆破的出現。

長債殖利率飆高,雖然代表著美國經濟衰退預期有所回落,但也同時代表美國經濟過熱狀況可能會持續,也意味Fed目前的高利率是否足以壓抑通膨和經濟過熱,仍充滿未知之數。由於這個未知之數,無法得到確認,Fed就難以捨棄鷹派措辭,而利率和殖利率居於高點,便有可能維持更長時間。

長債殖利率和利率居於高點,仍會影響實體經濟,包括資金流動性、企業再投資和融資能力和盈收狀況等,最終依然是影響美股和大類資產包括大宗商品、物價等表現,而殖利率愈是升高,流動性就繼續收緊,經濟硬著陸的機率也就更大。

廣告

別忘了,今年3月美國已發生過一輪地區性銀行業危機,未來仍需要警惕銀行流動性風險可能升高,如今美債價格已經更低、殖利率進一步走高,銀行業、企業流動性危機有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再度出現,恐導致硬著陸。

同時要注意的是,作為具備避險性質的貨幣,美元在經濟危機下容易受到避險資金追捧,就如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美元出現爆發性上漲。

■技術上美元

或將挑戰108水平

在Fed貨幣政策和美國經濟數據沒有出現明顯逆轉之前,市場預期Fed降息的時點都偏早,而在經濟過熱狀況維持下,Fed就難有空間逆轉鷹派口風,也更難以透露降息的時點,只是強調會將高利率維持一段時間。

由於美債相對於歐債、英債、日債等,存在不少利差,美元目前沒有明顯走弱的空間,技術上,美元指數的上漲趨勢線維持,上方或將挑戰107.80至108.00區間、109.65水平。一直要到經濟數據逆轉,或Fed釋出降息意向和時間點,美元才有可能轉向。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全台73個行政區 房價年漲逾一成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