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債券ETF規模創高 「YMCA」插一腳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隨著高股息ETF熱潮逐漸退燒,投資人開始將目光轉向具有高殖利率與高票面利率的債券ETF。根據櫃買中心統計,截至2024年10月底,國人持有債券ETF的總規模達到2.9兆元,再創歷史新高。投信業者也趁勢推出多檔新債券ETF,瞄準具有高殖利率(Yield)、月配息(Monthly)、高票息(Coupon)以及美國市場(America)焦點的「YMCA」特性產品,吸引市場關注。

專家分析指出,投資人持續青睞債券及固定收益型ETF,主要因為聯準會進入降息循環後,有助於債券價格表現。目前,美國20年期公債ETF的殖利率約為4.6%至4.7%,而美國投資等級債殖利率已突破5%,特別是鎖定BBB級的投資等級債券,其指數平均到期殖利率甚至超過6%。

以12月2日將募集的新光BBB投等債20+ETF(00970)為例,該基金追蹤的「ICE 20年期以上BBB美元公司債優選收益率指數」截至10月31日止,其指數平均到期殖利率為6.08%,平均票息率為5.74%。此檔ETF雖預計稍晚掛牌,但因專注於純BBB級債券指數,具備高殖利率與高票息的雙重優勢,對偏好穩健收益的「存債族」而言,極具吸引力。

專家建議,投資人若在ETF募集期間進場,不僅可享有10元的發行價,投資成本相對較低,更能提前佈局未來可能的降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