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歐盟擋車 中國出「這招」反制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本周,在自己生產的電動車被強徵重稅的中國大陸決定出招,將對從歐盟出口的豬肉相關產品展開一連串是否涉及傾銷的調查。專家認為,這雖把西班牙豬農殺個措手不及,但事實上歐豬產業應該沒有像歐盟汽車那樣脆弱,反而應更加有韌性。

在2023年期間,中國大陸從外國進口的豬肉當中,光是西班牙一國就占了22%,規模在12億歐元,約12.9億美元。因此,西班牙在這次傾銷調查所受到的損失,預計將超過其它歐盟成員國。

西班牙肉類產業協會(ANICE)認為,北京政府突然有這項舉措,感覺自己就像被潑了冷水一樣很訝異,根本沒料想到會這樣。因為數量很大故會擔憂,不過,如果中國大陸最後要徵收關稅,西班牙的豬肉產業也不至於會走向破產之道。

中國大陸回應,會有此項傾銷調查,是因為代表本地豬肉產業的中國牧工商集團(CAHG)遞交的一封抱怨信所致。西班牙農業部在歐洲18日時指出,豬肉產業獲得的補助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同時,西班牙也正與歐盟在討論可行的解決方案。因此調查最短可能需時一年,故有充裕時間來談判。

不過,西班牙的豬肉業已展現其韌性。至於僅次於德國,擁有歐洲第二大汽車產業對西班牙的戰略意義性更加重大,所以西班牙不太可能嘗試,並要歐盟改變對中國大陸所生產的電動車加稅的決定。

歐洲汽車製造業者,正面臨著來自中國大陸大量低成本電動車進口的挑戰。歐盟執委會(EC)預估,中國大陸電動車在歐盟地區的比重,已從2019年不到1%大幅增至8%,且車價要比歐盟製造的還少20%。

廣告

位於西班牙馬德里的智庫指出,權宜之計是以後豬肉不再出口到中國大陸,不過可保有汽車產業的優勢,甚至還可能擴大汽車業的規模,但是就要犧牲掉豬肉產業。

根據西班牙對外貿易研究所(ICEX)統計,在2023年,汽車與相關零組件將占西班牙出口總額18%,約經濟成長率的10%。據西班牙汽車製造商協會(SCA)估算,西班牙汽車產業規模約400億歐元。

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表示,歐盟在6月12日對中國大陸生產的電動車加徵額外的關稅,以打擊歐盟認為北京政府提供過度的補貼,且保護歐洲價值超過1兆歐元的汽車產業。

2012年,俄羅斯是西班牙在歐盟以外的最大購買國,共進口1.53億歐元的冷凍豬肉,因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在2014年被制裁後,金額就巨幅下降至僅18萬歐元。

西班牙豬肉生產商協會Interporc表示,西班牙的豬農已準備好再次轉向其它市場,就像當初從俄羅斯轉去其它區域一樣。當俄國市場關閉時,西班牙並沒有向歐盟哭訴,也沒有向農業部告狀,自己所做的是向前邁出一步,尋求多元化市場。

就在對俄羅斯的出口陷入停滯的時候,加上與中國大陸貿易活動回溫,還有豬流感爆發重創中國大陸國內產量,西班牙對中國大陸出口的冷凍豬肉,在2020年達到25億歐元的高峰期。

雖然中國大陸仍是西班牙最大豬肉買家,但出口量將會減少,隨著中國大陸產能恢復正常,預計西班牙豬肉進口會下降更多。根據ICEX統計,西班牙豬肉出口商已在製定應急因應計畫,將進攻日本、韓國以及菲律賓等其它亞洲地區。

歐洲調研單位Eurointelligence表示,豬肉產業僅占歐盟對中國大陸出口的一小部分,且豬肉生產業者還有一段時間來做應變,若是跟中國大陸抗爭到底,北京政府可能會更強硬。中國大陸應該願意跟歐盟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而不是準備要跟歐洲大打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