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氣談判陷僵局

新聞提要■俄羅斯總統普丁5月中旬訪中,希望能與北京簽署「西伯利亞力量2號」合約,將原本向西供應歐洲的天然氣,轉為向東輸送給中國大陸,賺取外匯以支持俄國的戰時經濟。但中方考量到天然氣價格、需求量等因素,未能給予俄方承諾。不過,倘若中美爆發衝突,北京對「西伯利亞力量2號」依賴度將立即攀升。

「砲聲一響,黃金萬兩」,對俄羅斯總統普丁而言,俄烏戰爭是一個大力向中國大陸推銷天然氣管線「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契機,因此他5月中旬飛到北京會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談論三大議題:在西方國家對俄國經濟制裁之際,盼中國銀行業能擴大對俄國的業務往來、說服中方不出席6月中旬在瑞士召開的烏克蘭和平峰會、敦促中方簽署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合約,最後一項是普丁最重視的,也是最想實現的願望,不過,習近平卻冷漠以對,給普丁一個軟釘子碰。

大陸要求更優條件

「西伯利亞力量2號」是從北極圈內的亞馬爾半島的天然氣田,建造縱貫俄羅斯,經蒙古國通往中國大陸的天然氣管道,年輸氣量500億立方公尺(50bcm,1bcm=10億立方公尺)。

俄羅斯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國家抵制進口俄羅斯天然氣,造成俄國2023年69億美元的鉅額損失,普丁亟思原本輸歐的天然氣能轉向東方,並寄望中俄「無上限」夥伴關係,中國大陸能夠買單,以此支持戰時經濟之需。但北京沒有「無上限」到讓普丁滿意而歸,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北京重點思考有兩方面:「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的價格及需求量。

廣告

在價格方面,中方希望能以接近俄國國內補貼的價格支付。這位知情人士表示,2019~2021年,北京支付中緬天然氣管線的金額是每百萬英熱單位(Btu)10美元、中哈天然氣管線是5美元,而付給俄羅斯的價格更低,只有4.4美元,而俄羅斯賣給歐洲的價格則是10美元。「中方相信時間站在他們這邊,還有空間向莫斯科壓榨出更好的條件,因為俄羅斯沒有其他市場可以選擇。」

在需求量方面,中國大陸對進口天然氣需求到2030年為250bcm,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CGEP)估算,這個需求量基本可由現有的聯外天然氣管線合約或進口液態天然氣(LNG)來滿足。

目前「運作中」的中國大陸聯外天然氣管線有中哈天然氣管線、中緬天然氣管線、中俄「西伯利亞力量1號」;「計畫中」的聯外天然氣管線有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號」、中俄遠東天然氣管線(薩哈林1號)。除此之外,中國大陸沿海目前有22個運轉中的進口液化天然氣進口接收站。2022~2027年,中國大陸設定液態天然氣進口量從144bcm增至250bcm。

「西伯利亞力量1號」全長3,000公里,穿越西伯利亞進入中國大陸黑龍江省。該管線自2019年12月開始營運,2024年的出口量預計達到300bcm。

中美關係好壞成關鍵

此外,中美關係的好壞牽涉兩國在海外地緣戰略的競逐,尤其是對中國大陸進口液態天然氣影響最大,中國大陸在海外的咽喉點占比逾150%,美國僅29.3%,一旦中美爆發衝突,美國可在麻六甲海峽、荷姆茲海峽等咽喉點,遏止運往中國大陸的液態天然氣輪,屆時北京對「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依賴度將立即攀升。中美關係是非經濟因素,卻是會一夕間改變北京對「西伯利亞力量2號」態度的重要變數。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邁斯科生醫 獲日商投資合作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
央行下指導棋 鍘養地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