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中歐關稅衝突 德經長先曝結果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即將訪問中國,但是他預計,此行不會就中歐關稅緊張關係達成解決方案。該段話等於對中國媒體的報導潑了盆冷水。

哈貝克周五在南韓表示:「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重大的機會」。韓國是他此次東亞之行的第一站,他說:「在中國的衝突不可能獲得解決」。

在一周之前,歐盟執委會提議對中國電動車課以額外的關稅,最高達38.1%。

到了本周,中國汽車製造商對中國政府提出要求,對進口的歐洲燃油車提高關稅,作為一種報復。

據中國《環球時報》的報導,一些專家認為,哈貝克為期三天的中國訪問,被視為是德國尋求雙方共識的機會。一位專家說:「如果德國能在不對抗的情況下解決中歐之間潛在的貿易衝突,它可以為全球經濟秩序和治理提供新的模式」。

此前《人民日報》也指出,歐盟是中國的重要貿易夥伴,中國電動車產業鏈與歐洲製造商之間的密切聯繫,意味著關稅可能對雙方產生負面影響。

哈貝克周五在南韓表示:「我不能為歐盟進行談判。然而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的意見非常重要」,「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建立起解決方案導向的模式」,「如果我的旅行能對此有所貢獻的話,那將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