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陸太陽能廠迴避美關稅 紛轉進印尼和寮國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由於美國擴大對越南和其它三個東南亞國家實施貿易關稅,導致在越南的一些大型中資太陽能廠進行減產和裁員。

但是在另一方面,為了迴避美國的貿易保護措施,中企紛轉進印尼和寮國,大量新建太陽能工廠。據了解,他們規劃的產能足以供應美國去年安裝面板的半數。

在美國接二連三的關稅抑制下,中國太陽能企業一再縮減現有生產中心的生產,同時轉移到其它國家建造工廠,以迴避關稅。

儘管中國企業在過去多年來一直將太陽能生產轉移到印尼和寮國,但是缺乏此一相關的報導。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資料,自2012年開始徵收關稅以來,美國的太陽能產品的進口增加了兩倍,去年達到創紀錄的150億美元。雖然在2023年,幾乎沒有產品直接來自中國,但約80%來自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而這些國家都是中企擁有工廠的國家。

從去年開始,美國對這四個國家的太陽能產品徵收關稅,而且由於美企的投訴,在去年10月擴大了關稅。

另一方面,在過去一年半當中,在印尼和寮國有至少四個中企相關的計畫開始營運,另外新宣布的有兩個計畫。這些計畫的太陽能電池或面板的總容量高達22.9吉瓦(GW)。其中大部分產品將銷往美國,美國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太陽能市場,也是最賺錢的市場之一。

美國當地的太陽能生產商曾多次向美國當局投訴,他們無法與廉價的中國產品競爭,他們並指控,這些產品受到中國政府以及亞洲出口國的不公平補貼。

中國的太陽能公司則反駁表示,他們掌握的技術,使得他們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

然而關稅是美國總統大選的重要議題,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提議對所有進口產品徵稅,以刺激美國製造業,其中包括對來自中國的所有商品徵收60%關稅。

而且兩黨的國會議員都表示,支持對中國的太陽能出口商課徵更嚴格關稅,以扶植國內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