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轉售 耐吉取締Bots下單

美國運動用品大廠耐吉(Nike)嚴防轉售行為,大幅更新銷售條款,凡透過類似Bots(軟體機器人)等自動下單軟體下的訂單,將予以取消。

耐吉表示,不排除收取重新上架費用,拒絕發放退款,被認定出於轉售意圖下單的帳戶將被暫停。根據耐吉張貼在官網上的更新條款,訂單超出限量購買範圍也會被回絕。

這家全球運動用品龍頭,老早就禁止將購得的耐吉商品轉售,此次修訂銷售規定,擴大限制轉售的範圍並強化打擊力道。新規定還嚴禁被認定是欺詐性的購買行為,但並未指明禁用那些特定軟體,例如Bots。

耐吉大動作針對轉售行為其來有自,品牌知名度加上運動鞋控對限量鞋的狂熱,耐吉商品在轉售市場炙手可熱的程度可想而知。社群媒體上,有轉售商分享在數位平台(例如耐吉SNKRS應用程式),利用軟體機器人搶到耐吉限量鞋的成功經驗。

耐吉也常接到客訴,抱怨不能用耐吉零售價買到商品,只能透過轉售平台高價購得。而轉售商每賣一雙耐吉運動鞋的獲利,甚至高過耐吉。

根據投資銀行Cowen分析師預測,全球一年60億美元的運動鞋轉售市場,到了2030年底,市場規模將擴大到300億美元。

一些大型零售商若認定電玩遊戲機等搶手商品,是透過Bots下單,會根據它們的服務條款取消訂單,這種作法已行之多年。

依營收論的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利用軟體及其他手段,防止軟體機器人購買的行為,一旦認為訂單是由此而來,有時會直接取消。

Bots這種可規避數位商店安全措施購得商品的軟體開發出來後,在球鞋狂熱者推波助瀾下大行其道。新冠疫情大流行這段期間,擅長數位工具的消費者和轉售商,頻頻利用軟體機器人搶購難買的商品,例如玩具、電玩遊戲機、電腦繪圖卡等。

開發殭屍網路防護(anti-bot)工具的軟體公司Akamai Technologies技術長蘇利文(Patrick Sullivan)說:「那簡直就是貓抓老鼠遊戲,只要有利可圖,就有人會走這條路。」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海外交易熱 前11月複委託衝4兆
徐秀蘭:能源政策明確 就能拚出產業需要的電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