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中共094型核潛艦 金廈海域現蹤

【時報-台北電】18日清晨5時許,澎湖漁民在台海中線海域附近作業時,意外目擊疑為大陸「晉級」094型飛彈核潛艦,在眼前浮出水面,並在其他軍艦伴航下,全程「浮航」由南往北朝大陸方向前進,引發熱議。曾任海軍司令的國民黨立委陳永康認為,共軍核潛艦應是在返回葫蘆島檢修途中,選擇走台灣海峽是為避免遭美軍錄下潛艦噪音,進行聲紋分析。

國防部長顧立雄昨晨赴立院備詢時回應,透過情監偵手段已有所掌握,但不宜對外透露。至於了解軍艦型號及企圖?顧立雄仍低調表示,「詳細部分,暫時保留。」

距海峽中線逾20浬 陸艦伴航警戒

每年6至8月進入澎湖小管盛產期,漁民捕撈範圍約在澎湖西北側至金門一帶,部分捕撈海域已跨越海峽中線,都屬於兩岸共同漁場。

根據澎湖漁民所拍攝的照片,於北緯24度00分、東經118度22分一帶,在肉眼可見範圍,有一艘潛艦浮在海面上,一旁則有陸籍軍艦伴航戒護,往大陸方向駛離,全程都呈現「浮航」,未再下潛。

漁民目擊潛艦位置,距澎湖約65.8浬、距金門23.7浬、距大陸領海僅11.98浬,離海峽中線逾20浬。軍事迷推測,漁民所拍到潛艦,可能是大陸094型飛彈核潛艦,北約代號為「晉級」,可攜帶12枚彈道飛彈,是大陸首艘破萬噸級潛艦,能被漁民目擊,實屬罕見。

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施孝瑋推測,美軍近日在太平洋演習,大陸核潛艦自南海駐地轉換、改道台灣海峽,由於海峽水深較淺僅約45公尺,加上該處漁民多,若採「潛望鏡深度」航行恐有被魚網纏繞風險,因此航行過程採「浮航」可能是計畫性作為,應與機械故障無關。

廣告

專家看全程浮航 不排除機械故障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直言,核潛艦是重要戰略資產,為高度保密對象,中共藉此製造灰色地帶威脅的可能性不大。他說,走台灣海峽,是海南島至葫蘆島的最近路徑,噸位大的潛艦應會走深水區,很可能是零組件出問題,導致潛航有所顧慮,才會選這條最近、最安全的途徑。

前海軍艦長張競則表示,核潛艦通常都會演練「航渡淺水海域」課目,潛艦演練此項目時,是以潛望鏡深度低速運動,但若有航行安全顧慮,包括可能遭漁網絞纏,在無敵情威脅狀況下,可改採浮航方式,盡速通過。

張競說,此事需觀察寧德、三都與廈門共軍艦艇以及相關海域海警艦艇活動軌跡,才能獲致結論。假若該艦上浮、遠離漁船作業海域,仍然保持浮航,此時發生故障被迫上浮的可能性相對升高。其次,若是速度仍然緩慢,就有可能是動力系統損壞,推進速度受限。

軍事專家發文 中共應無恫嚇意圖

張競強調,假如該艦從發生故障到上浮,隨後與拖帶船舶海上會合,戒護護衛兵力到達並策應護航,我方卻在通信截收與電子情報上無法掌握,這才是最可怕警訊,需認真檢討我方掌握動態,是否存在漏情與錯情狀況。

台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梅復興發文指出,中共此舉不太可能在恫嚇台灣,因為裝備射程數千公里核彈頭彈道飛彈的核潛艦,對台海戰爭非但無直接軍事意義,甚至還可能傳達出令其他國家誤解的暗示,從而導致區域緊張的嚴重升級。

梅復興同樣強調,比較合理的初步解讀,還是該潛艦北返基地或船廠執行定保等工程,而在共軍艦艇的伴護下浮航通過台灣海峽。(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任義宇、袁庭堯、李奇叡/連線報導)